“差生”更需要关爱我相信每一位人民教师都面对过一些差生,通常我们对“差生”的定义是指那些在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的学生。但是,差生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们更是需要我们教师关注的对象,差生也是可以转变的。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消除这种落后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进步,这是素质教育的必须要求,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事实上,再差的学生也有它自身的“金子班的闪光点”,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优等生”还要优秀,关键是老师会不会去、怎样去聆听他们的声音?有没有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怎样去关爱他们?通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使我觉得“差生”更需要关爱。差生一样有自尊心。差生尽管成绩不理想,但他们也有自尊心,他们也渴望得到每一位老师的尊重与赏识,他们也十分注重老师对他们的一句评价和一个态度,从心底里,他们渴望老师能平等对待他们。曾经我们班有一个差生刘小龙,当同学们看不起他或嘲笑他时,他就会和其他同学打架,像是在向大家证明着什么。这个同学的就是所谓的差生,可是有一天他会主动来请教我他不懂的数学问题,这使我感到很意外,在我的班里除了有个别优生来请教过我数学问题外,几乎就没差生问过我。其实在我的心里早已经放弃他的学习了,因为他的基础特别薄,可是这时我发现我自己做错了。于是我很耐心的给他讲解。有一天我的数学课代表来给我说,许多差生没交作业,我就说“这些孩子太不自觉了”,这时我的课代表说:“应该说他们脸皮太厚了,我们以前的老师说:“他们的脸皮原子弹都打不透。”我立刻批评了我的课代表。“虽然他们自身有很多缺点与不足,但他们有自尊心、漠视他们的存在或讽刺、挖苦,以过激语言对待他们,不仅会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还会使他们更在学习上失去兴趣和信心,缺乏主动性,对我们老师采取回避态度,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有时将精力用到学习以外的地方或用故意破坏纪律的行为发泄不满,比如说在课堂上随意大声说话,在课上看课外书、写其他科目的作业、传小纸条。以引起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注。因此,我认为我们教师要更加关爱差生。差生也有上进心。有些同学因为自己成绩差而变得有些自卑,任何时候都不敢靠近老师,和老师有较近的交流。当他们拿到不及格或不理想的测验卷时,会有一脸无比惭愧的表情,甚至是无奈的微笑。那么如何将关爱之心更多的抛洒给差生呢?我觉得应该做到关爱与尊重他们。好多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是因为他们在自己暂时落后与失败的情况下,在家长、老师长时间的轻视、冷漠情感下,自己看不起自己,破罐破摔,在各方面都放纵自己。因此我们要利用家长,让学生的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课后多和差生交谈,态度一定要和蔼可亲,使差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这样不仅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还有利于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1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要认真进行综合素质考评,运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而不只是单一的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优、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同桌小老师”的作用。我们对差生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帮助差生,对他们进行知识和心理的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每一天都有小小的进步,让他们认识到“其实我和其他同学一样也能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差生时说:“这些孩子,不是畸形儿,它是人类无限多样的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朵。”因此,让我们牢记教育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多一点关爱,多一份热情;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挥动前进的翅膀,追求人生的目标,“差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每位同学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