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五篇【篇一】xx,男,51岁,中共党员,现任XX市城市管理局“老李服务热线”管理中心主任。1986年至200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5426部队服役,少校军衔。由于军事素质过硬,1990年,被保送到大连陆军指挥学院学习,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指挥官1987年大兴安岭扑火、1997年联合军事演习、1998年抗洪抢险,他带领战士们冲锋在前、屡建军功。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连长”、“优秀基层带兵人”,他所带的连队连续四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军事训练先进连”。2005年,xx转业到XX市公用事业局工作,脱下的是军装,留下的是军魂,从科员到科长,再到20XX年接任“老李服务热线”负责人,他始终不忘军人本色。每年大年三十,他都是在维修现场度过,在亲人病危的日子里,也没能全身心陪伴,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和愧疚。工作状态下的xx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雷厉风行、敢闯敢试,为让百姓熟知的“老李热线”,反应更“灵”,处置更“快”,他在团队实行培训零缝隙、生产零事故、维修零时差、服务零距离、差错零容忍管理机制;将热线服务向八小时外、向社区、向用户家中延伸;推行温情服务,对老弱病残来电,建立帮扶档案。7年来,“老李服务热线”已在全市315个社区和252个繁华路段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为20户空巢老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帮扶,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专业化向亲情化服务的转变。他身上体现的“向我看齐”、“跟我上”精神,赢得了千万用户的好评。在xx的示范带领下,已为14.4万个家庭提供了上门水、气、暖义务维修服务,解答群众咨询21.8万余次,电话处置率、处置及时率100%,连续7年用户满意率保持在98%,热线被市民亲切的称为解决难题的“及时雨”,方便生活的“连心线”。“老李服务热线”取得了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住建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第1页共8页组织、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等荣誉称号,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篇二】xx1980年10月参军,多次受到表彰奖励,第二年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提升为班长。1985年10月,他恋恋不舍告别军营和战友,退伍回到了南村。部队严格的纪律,紧张的生活,艰苦的训练,磨砺了xx坚韧不拔的意志,也铸就了一往无前的品格和向上的激情。退伍后,他用复员费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6000元钱,买了一辆拖拉机跑起了运输。1992年,xx担任了村干部,并兼任村办企业——XX县区福利石英砂厂厂长。他没让大伙失望,当时这个不到30人的小厂,每年上交利润18万元,全村干部群众对这位退伍军人刮目相看。2000年,xx建起了山东山源硅砂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发展,便拥有矿山、石英砂加工场、物流公司等多家企业,固定资产上亿元。2005年,正当xx的企业经营顺风顺水时,南村几位领导和村民代表来到他的厂里,代表全村老少请他回村率领大伙干。这让xx很是感动,也很为难。“我自己的企业正处发展关键期,如果回村任职,企业经营肯定受影响。还有,管理村庄与经营企业毕竟不是一回事,如果干不出成绩,辜负父老乡亲期望事大。”xx说。亲戚、朋友也劝xx,包括他的家人,都不让他回村,说还是搞自己的企业吧,何苦操这份心。没想到,村里十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党员,又多次来到xx的厂里,掏心窝子地说:“凤德,你自己富了,可大伙还很穷,你能安心挣自己的钱。”xx说。“我被乡亲们的真诚打动,我说,你们回去吧,如果大家选我,我就回村。”接下来村委换届选举中,xx并没有在投票现场,却高票当选村民委员会主任。“这个结果让我吃惊,我有什么理由不回村为老少爷们服务。”xx说。第2页共8页于是,xx将自己的几个企业交给亲朋打理,回村担任了村委会主任。不久,他又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界湖南村改为南村社区,成立了社区党委,他担任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xx走马上任了,但村里当时欠了几百万元债,他发誓改变南村面貌:“我们当领导的,要做到“四讲”——讲思想、讲大局、讲奉献、讲集体主义观念。”他率先做到。“南村经济好转前,我不坐集体的车,不加集体一分钱的油。”他不仅兑现了承诺,而且主动承担了村里外出考察市场、联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