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论文摘要】本文从介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入手,结合相关案例,剖析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因素。【论文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现状、案例分析、未来发展【引言】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计量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须的文化价值。管理会计主要是为适应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会计得以在国外大中型企业中迅速的推广与应用。【正文】我国的管理会计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后,我国众多的学者开始了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差距,那么,如何才能将管理会计应用到企业中呢?下面就管理会计在我国普遍应用的途径进行初步探讨。一、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缺乏确切的根据。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走典型案例研究的道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界与实务界相结合。就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状况来看,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上,引进多于研究。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相应地发生变化。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没有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再者,引进的会计方法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是经验的总结,而有的方法、概念和模式是借鉴经济学和统计学而得来的,如回归分析、保本点分析、边际成本、经济批量、机会成本等。引入这些方法是管理会计的进步,但运用这些方法要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融会贯通。而通常,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范围,同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满足信息的搜索与处理要求,管理会计分析的模式都是以“假定一切不变”为前提的,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企业产品。如使用简单回归方法分离间接费用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它的要求是企业产品的品种要保持不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用这种方法分离成本。并且这种不变,要保持10年、20年甚至更长,因为回归分析要几十个数据才有足够的显著性,才能符合统计学的要求。某些要求,在企业经营中是不可能的。(2)有些模式要求的前提并不都是与现实情况相符的。如“保本分析”,它主要以“单一产品”为前提,在经济学上,作为理论分析应用的概念,是可行的,但会计方法是要用到实践当中。而实际上,几乎没有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单一的,引入线性规划方法,两种产品的情况下也能作保本分析,而实际上,多种产品的现象是普遍的。再如,在进行敏感性分析时,通常有优先因素的假定、因素不相关的假定、相同变动幅度的假定、影响效果相同的假定。(3)企业的决策是对今后进行预测,必然有不确定性。70年代初,将不确定性包括到管理会计模式,但如何取得数据呢?如假定明年的销售有三种可能,其中差各占1/3,这样就可计算出明年预计利润。前提是假定的,因而数据也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因此,我国在引进管理会计现金技术时,应立足于我国市场的基本情况。勤于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学习可以知道,管理会计理论分析有很多种计算方法,而有些采用的方法不一样,所得出的结论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在计算产品成品时,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两种不同方法的采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核算结果。下面用一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业绩考核案例来分析说明这一观点。甲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宣布业绩考核报告后,二车间主任杨晓林情绪低落。原来,二车间主任杨晓林任职以来积极开展降低成本活动,严格监控成本支出,考核却没有完成责任任务,严重挫伤了工作积极性。财务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召集了有关成本核算人员,查找原因,以便采取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