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指导朗读对学生如此重要,却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太过于重视“讲”,而忽视了学生的“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辨证地处理“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克服以往阅读教学中的弊端,摒弃纷繁复杂的分析,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多让学生去读,真正地发挥朗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读”营造愉快的、充满创造性的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如教学《望庐山瀑布》和《绝句》这两首古诗时,可以根据古诗内涵丰富,意境优美的特点,教学时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播放课文范读录音等多种手段,创设诗歌意境。在学生充分入境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和背诵,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为了表现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和语言美,出示:“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读后组织同学评议,这样容易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达到朗读的效果。二、融入情感,让学生“美读”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我”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自然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再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时还要与以前的基础相比较,要看到他自身的努力,不断的进步,并给予鼓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