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专题突破练(A卷)一、选择题1.图中的A、B代表人体内的物质,①②③代表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①②B.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引起③中的液体减少C.若组织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A可代表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下丘脑D.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内液减少,B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不能作用于下丘脑,C错误;若组织细胞为骨骼肌细胞,则B可代表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最后经肝脏可再生为葡萄糖,D正确。2.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部分)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B.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C.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D.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答案A解析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若A代表人体下丘脑,a代表性激素,则b、c可分别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A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记忆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若A代表人体记忆B细胞,a代表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抗体的形成,B正确;体内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若A代表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a代表失水过多,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C正确;诱捕雄虫可导致性别比例失调、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种群密度降低,若A代表玉米螟虫种群,a代表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降低,D正确。3.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多肽,下图为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图。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与神经递质不可能作用于同一细胞B.过量饮酒可导致尿量减少C.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D.一种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激素答案C解析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可以和神经递质作用于同一细胞,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过量饮酒会抑制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从而导致尿量增加,B错误;根据流程图可以看出抗利尿激素能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C正确;某些细胞可识别多种激素,如垂体细胞既能够识别甲状腺激素,又能够识别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错误。4.(2018·红桥区一模)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部分化学能储存在ATP中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被动运输方式释放胰岛素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减少胰岛素释放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在ATP中,A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能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根据图示,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B错误;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所以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抑制胰岛素释放,C正确;根据图示,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5.寒冬中某健康人在28℃的空调室内补充足量米饭和饮用水后休息10分钟即进入零下5℃的环境中工作。如图表示该人体内生理指标的相对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可表示血糖含量变化,P点时胰岛素含量较Q点增加B.曲线可表示人体体温变化,P点时毛细血管中血流量较Q点增加C.曲线可表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