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骆驼》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中心校胡诗丽指导老师:刘剑宝肖光明授课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课型:唱歌课教材分析:歌曲《小骆驼》用朴实、口语化的歌词,生动描绘了小骆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定而乐观的小骆驼形象。全曲为六声羽调式和带扩充的一段体结构,2/4拍子。歌曲以×0×0︱×××0︱××××︱×-︱和×.×︱×-︱的节奏和乐句完全重复的手法,表现了小骆驼沙漠跋涉的疲惫和艰难,刻画了小骆驼坚强而乐观的性格。教学目标:1、认识八分休止符,感受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2、学会歌曲《小骆驼》,并能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3、从歌曲中学习小骆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强而乐观的精神。教学重点: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教学准备:CAI课件、歌单、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用谜语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四腿长长脖子弯,背上驮着两座山,一次吃饱水和草,几天不饿口不干,驮着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打一动物))2、初听歌曲(课件播放《小骆驼》)教师带领学生有表情的听赏。二、学唱歌曲(一)、向沙漠出发1、敲一敲,拍一拍八分休止符的节奏练习:2/4×O×O∣×××O∣××××∣X-∣∣2/4××O×∣X-∣××O×∣X-∣∣师:仔细观察两条节奏都有一个特别的音符,它是谁呢?(课件出世八分休止符的介绍)(教师带领学生用手指在课桌上敲打节奏,边敲边读,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同时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师:节奏敲的非常准确,小骆驼给第一条节奏填上了音符,一起来看看!2、走一走,唱一唱①出示歌曲第一二乐句曲谱,请学生看旋律找特点。②学唱第一二乐句歌谱。a、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边哼唱边用手指敲打节奏。b、教师指导学生边敲节奏边唱旋律。③依谱唱词。a、教师伴奏,学生唱词。b、引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边按节奏拍手边演唱。(二)、遇到沙漠风暴1、听一听,说一说1师:小骆驼一直不停地往前走。这时沙漠中发生了变化,你们听!(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师:它的脚步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2、学一学,走一走(学习第三至六句乐句)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师:大家一起来走一走。(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课件播放:2.1|2—|1.6|6—|)走啊走,走啊走师:是什么使得小骆驼遇到了风暴还往前走呢?(学生回答)师:让我们来听听小骆驼的想法吧!(课件播放:2020|1220|3616|6—|)前面有青草,前面有水喝。前面有歌声,前面有花朵。师:想一想这时候小骆驼的脚步会变成怎样呢?(学生讨论。)3、走一走,唱一唱师:我们也应该学习小骆驼。让我们沿着它的脚印去迎接风沙吧!①播放录音,学生跟唱。第一遍随琴唱,第二遍拍手唱。②随琴集体演唱第三至六乐句。(全体起立,有表情的演唱)(三)、走出沙漠1、看一看,听一听(学习第七乐句)师: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我们这是到了哪儿呀?(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师:原来我们和小骆驼一起,不怕困难,不怕艰辛,终于走出了大沙漠,来到了一片绿洲。小骆驼高兴得边走边晃动着脑袋,脖子上的驼铃摇得叮当直响,你们听!(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2、走一走,唱一唱(学习第八乐句)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3、试一试,唱一唱师:大家想一想,驼铃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现旋律的高低及力度的变化。)(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歌曲的能力)师:绿洲中不但有清澈的水,美丽的花,还有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呢!我们听听吧!(播放歌曲《小骆驼》)三、表现歌曲(表现美)①学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轻声的演唱歌曲。师:小骆驼从出发——遇到沙漠风瀑——到走出沙漠,它的心情、步伐会是一样的吗?刚刚出发时是怎样的?哪一句表现了小骆驼遇到了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