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四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汇报材料罗鹏瑜我在2014年3月27日-28日参加了在陕西师大大兴小学举行的“陕西省第四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两天听了16节课堂教学观摩以及聆听了两位专家对这些课的点评。感触颇多,受益匪浅。这些节课可谓各具千秋,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多元性,体现了新课标下的创新思维。教学活动中,各位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穿针引线的教学思想,努力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下面具体谈谈我听了这几节课的心得体会。一、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随着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优质课评比活动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可见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清晰画面的呈现,生动场景的再现,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佘燕老师在执教《数星星的孩子》这课中,播放了星空图,让学生亲身体会数星星的乐趣,最后又出示了一些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加以描述,很多学生自然而然的用本课学到的词语进行描述还进行了扩展。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再现,学生是很难体会的,那么课就会很难进行二、启发引导,教师的语言具有无穷魅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当,就能让你的课堂妙笔生花。如来自榆林高新区小学的老师在执教《伯牙绝弦》这篇课文时,她的整个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又步步为营,一环套一环。教师的启发、引导、总结,精典到位,不留痕迹。这一切就得益于她精练、流畅、生动的课堂语言。看看她是怎么挖掘教材的吧!在理解“晓其言,知其意”一句时,教师设置了一个环节,学生自行组织语言,充分结合上下文理解。三.提纲挈领,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每一篇文章理解时切入点都很多,如何把握重点,果断取舍,这本身又是一门艺术。这些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的把准文章命脉,让学生进行探究,来自西安高新第二小学刘亚妮老师在执教《狮子和兔子》这篇课文时,就紧扣住“解决”“提醒”两词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课文。来自杨凌小学张晓侠老师在执教《桥》,则以“老汉的精神”为突破口,让学生进行探究。有的紧扣关键词,让学生思考感悟。来自汉中淡洁老师在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课文时同时紧抓住“语言”展开教学,层层推进,,使学生体会到严监生的吝啬。四、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注重培养学生语感“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这几位老师,都是在学生展开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并且读的形式多样,让人深切感受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新定位并有效运用一句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这几位老师的课就向我们诠释了教学不是“告诉”,而是引导。从阅读文本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这样,学生的理解深刻,也能更好的掌握其内在的东西。把发现给学生,不正是我们应追求的吗?另外这几位老师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将生字词语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高新第二小学的刘亚逆老师面对二年级学生,更是将生字词语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她运用多种方式对生字词语进行处理,如多种形式的读、联想记忆、写等方式,尤其是写,专门出示了田字格,让学生把握好字的结构。总结这几位教师,我认为他们有以下几个共同点:第一,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语文教师的功底非常扎实,粉笔字一个赛一个,语文素养也很高,能写会说善讲,他们都能深入研读教材,这点对于语文课是非常重要的;第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很高。他们都能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备课,都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都有各自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