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不进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74--75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估算—摆小棒—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自主优化计算方法。2.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2.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更加爱学数学、乐学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理解每一步的含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促[复习旧知促进迁移]1.开火车口算。(出示课件)2.按要求口头说乘法算式。(出示课件)3.摆小棒,并说说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①两根两根地摆,摆三堆。②十根十根地摆,摆三堆。小结导入:同学们说的真好,要求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可以用加法或乘法进行解决。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要用数学解决的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帮忙解决吗?请看大屏幕。二、探[创设情境探讨交流]圣诞节很快要到了,小强、小丽、小雨都想亲手画一张画送给他尊敬的老师。从这幅图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1.合作探索,解决问题。(1)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只列式不计算)学生可能出现:12+12+1212×3(2)问:为什么用乘法算?(3个12)(3)请同学们先估一估12×3等于几?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得数该怎么算?①组织学生摆一摆:用小棒表示12×3要怎样摆?②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计算方法。③汇报计算方法,根据学生汇报作相关板书。(4)课件出示各种算法。问:在这些算法里,你喜欢哪一种?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2.优化算法,学习竖式。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一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请看大屏幕:1212×3×3366……2×330……10×336这两种写法都是乘法竖式。请同学们猜一猜:乘法竖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再与同学讨论一下是怎样算的?(1)学生说,老师板演竖式并强调第二个因数3要写在个位上。(2)计算。引导学生说说每一步相乘的积表示什么?(先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3)对比两种竖式的写法,哪种比较简便?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并告诉学生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都是直接使用简便竖式进行计算。(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一节研究的内容:笔算乘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这两个相乘的数都叫做因数,最后的得数叫做积。(5)学生试做74页的“做一做”。重点检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①指名板演。②指名说计算过程,规范格式,归纳计算方法。三、练[巧设练习巩固新知]1.课件出示练习题。2.及时反馈纠正。四、测[及时检测巩固提高]做练习册第34页1-4题的内容。五、评[评价总结拓展延伸]1.在今天学习中你又有什么收获?谁的表现最好?感觉自己表现得如何?还有什么问题?2.解决我能行。板书设计笔算乘法(不进位)12×3=36(枝)10×3=3012……因数122×3=6×3……因数×330+6=3636……积6……2×330……1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