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阳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解析电池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B不对;粗铜精炼时,纯铜应该连接电源的负极,C错;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铁为负极,D错。答案A2.(·中山模拟)下图是两套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对此两套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1装置中的铁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会降低C.两装置中石墨电极上所产生的气体都是H2D.两装置都可用于防止铁被腐蚀解析图1是原电池,铁发生氧化反应,故A、D错;图2是电解池,被电解的物质是水,硫酸浓度增大,pH下降,B正确;图2中石墨电极是阳极,电极上有O2生成,C错误。答案B3.(·大连测试)用惰性电极实现如下电解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发生反应:4OH--4e-===2H2O+O2↑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解析电解稀硫酸实质上是电解水,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但溶液体积减小,浓度增大,故溶液pH减小,A错误。电解稀NaOH溶液,阳极消耗OH-,阴极消耗H+,实质上是电解水,NaOH溶液浓度增大,故溶液的pH增大,B错误。电解Na2SO4溶液时,在阳极上发生反应4OH--4e-===2H2O+O2↑,在阴极上发生反应2H++2e-===H2↑,C错误。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反应为Cu2++2e-===Cu,阳极反应为2Cl--2e-===Cl2↑,故产物Cu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D4.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利用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中a一定为负极,b一定为正极B.可以用NaCl作为电解质,但不能用Na2SO4C.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D.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2H++2e-===H2↑解析利用电解法制备Fe(OH)2,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故可利用电解过程中生成的H2排出装置中的O2,使反应在H2环境中发生,故B电极上必须是H+放电,B极为阴极,b为电源负极,A错误、D正确;电解液可以为NaOH、NaCl、Na2SO4溶液等,故B错误;阳极为铁电极,阴极可为铁电极,也可为其他电极,C错误。答案D5.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图①装置精炼铜,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图②装置的盐桥中KCl的Cl-移向乙烧杯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可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受到保护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解析A项正确,由电流方向判断a极为阳极,可使粗铜溶解;B项错误,图②装置中的甲烧杯中锌作负极,溶液中不断增加Zn2+,盐桥中KCl的Cl-移向甲烧杯;C项正确,因为钢闸门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受到了保护;图④中左、右装置均为原电池,左装置中的铝作负极被氧化,右装置中的锌作负极被氧化,但两种金属的氧化产物的化合价不同,当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答案B6.(·天津模拟)臭氧是常见的强氧化剂,广泛用于水处理系统。制取臭氧的方法很多,其中高压放电法和电解纯水法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压放电法,反应的原理为3O2=====2O3B.高压放电出来的空气中,除含臭氧外还含有氮的氧化物C.电解时,电极b周围发生的电极反应有3H2O-6e-===O3↑+6H+和2H2O-4e-===O2↑+4H+D.电解时,H+由电极a经聚合固体电解质膜流向电极b解析高压放电法与闪电条件下氧气部分转化为臭氧类似,其反应的原理为:3O2=====2O3,因空气中还含有氮气,放电条件下,氮气也能与氧气反应,故有氮氧化物生成,A、B两项均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