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多样化更要算法优化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小学叶树英“十几减8”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法铺路,又为四则计算奠定基础。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了比赛夹珠子,盆里共有16个珠子,小熊夹了8粒,小熊认为他比小猴夹得多,但淘气却不服输,双方就争执起来。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数学知识帮小熊和小猴吗?生:能!生:可以用16-8来表示淘气夹的珠子。师:真棒!那如何来计算这道式题呢?(面对着提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上来了,小组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有的学生就拍不急待地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我立即组织全班交流)下面是他们发表意见和争论的情景:生1:16-8得多少呢?我们不如这样想:8个再加几个就是16个呢,我就把8记在头脑里,再往下数到16,看数了几个,那16-8就等于几。生2:我想,因为我们已经学过8+8=16了,所以16-8当然就等于8啰。师:看来你们俩都懂得用学过的加法来计算减法,确实不错。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想加算减法”吧。生3:我是这样算的:16-8我们可以看成是16-10=6,因为多减了2个就要还2,所以16-8=8。师:有新发现真是不简单呀!生4:还不如我这样呢,把16-8看成10-8=2,再加上少掉的6就是8了。师:好,真有信心、有志气。生5:我发现16-8中16的个位比8少2,得数是8,那我想是不是可以用这种“少2得8”“少5得5”的方法来计算其他题目。师:好!大胆的猜想!真的吗?你们能举出其他例子来验证吗?(15-7=8,13-8=5……)差2差5师:真是没想到一道减法式题,小朋友们竟有这么多算法,但是小猴可看花眼了,这么多方法选哪种好呢?到底哪一种是最好的呢?(各小组都说自己组想的方法好,都不服输)面对这争吵的场面,我索性让学生来测试一下自己的方法,让各小组用各自的方法计算同一题目,看哪组计算得快且准。(比赛过程略)下面是比赛后对各种方法的评析:生l:用第1种方法太笨了,如果加的数很大,那要数很久。生2:用第4种方法能很快算出得数,但它对我来说太难了。生3:用第5种方法也不错,既简单又快。师:小朋友们,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你喜欢的,而且能较快地算出得数,那就是好方法,你们就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来做下面的练习吧.最后我把他们的方法取名为:“想加算减法、破十法”。【课后反思】上完本节课后,我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本节课学生是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这样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