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13.8姓名:刘彩文学校:榆林市星元小学任教科目:小学语文联系电话:13891280173设计说明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增强预防毒品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人。为此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因此我依据《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教学内容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吸毒现象日益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正在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已成为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青少年吸毒不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案件,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势在必行。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身心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天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敢于实践,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等能力。但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心理年龄特点的制约,自我防范能力、自控能力、抗拒诱惑的能力还比较弱,好冲动、爱冒险,最容易受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知道常见毒品的名称,初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能够自觉拒绝和远离毒品。3、培养学生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并形成宣传毒品危害的责任意识。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教学难点明确怎样预防毒品,提高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1、师生搜集有关毒品的知识。2、网络教室、多媒体计算机。3、搜集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并制作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网络禁毒歌曲《远离你》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1、播放视频:鬼一样的活着——大学女生亲述吸毒经历。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看了这些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2、请同学们说说观后感受,引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师:毒品实在是太可恨了,它不仅夺取了如花的生命,而且还千千万万个家庭支离破碎,让我们先去认识一下毒品的真面目吧!二、认识毒品1、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毒品。(指名三四个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出示毒品的类型(多媒体课件)。(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7)其它常见的有:麻古、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K粉)、三唑化、咖啡因、安钠咖等师:同学们,毒品看起来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它对人们的危害可大了!三、感知毒品的危害,痛恨毒品1、教师出示相关网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网上浏览一些吸毒者惨状的图片,案例,视频,了解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2、小组交流汇报,老师归纳小结:(1)毒品摧残人的身体。(2)毒品破坏家庭生活,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走上犯罪道路。(4)吸毒危害社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