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堂教学改革名言录(一)3VIP免费

课堂教学改革名言录(一)3_第1页
1/2
课堂教学改革名言录(一)3_第2页
2/2
课堂教学改革名言录课堂教学三大体现:体现导学功能、体现主体地位、体现课堂评价(一)1、学校的核心是课堂,课堂的核心是展示,展示的要求是精彩。2、课堂教学要对人不对书。4、学生学习的天敌是依赖,教师教学的悲哀是包办。5、在课堂教学中,最差的教师是叙述,一般的教师是讲解,良好的教师是提问,优秀的教师是启发,伟大的教师是开放。6、评价课堂主要看学生的精神面貌。要诱发、引发、开发、激活,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锻炼、训练、磨练学生,让他们表达、表现、表演,让他们激动、振奋、期待,让他们开口、开心、开窍。7、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学一学、想一想、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议一议、验一验、做一做、用一用、唱一唱、演一演、比一比等等手法,把展示做到极致。8、课堂评价标准:(1)学生参与性。参与人数有多少?形式是否多样?让学生有兴趣。要求学生情绪高涨,眼中放光,热烈,期待。(2)对教材挖掘的深刻性。这一点没有极限。(3)课堂生成情况。这是课堂高度的标志,是学生知能、知智转换的关键。(4)学生表达的精彩性。语言流畅,气质、仪表、形象好。(5)当堂达标情况。不仅建立在最后几分钟,整个教学过程都看作考试、实验、验收。9、在课堂上,要想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参与无错”的氛围很重要,要善待、尊重、赏识、鼓励学生。课堂是学生的尊严所在,有了尊严才会有自信。10、最理想的导学案是学生可以脱离教师而借助其完成学习任务。12、杜郎口中学的反思文化:严格就是最大的关爱,否定自己就是最大的进步。13、学生:我参与,我快乐;我展示,我精彩;我自信,我成功。(二)1、今天教育的问题在哪里?原本应当“学生的事,学生来做”,却成了“学生的事外界来做”。外部帮助者成了主人,而主人做不了主,教育的控制性被强烈夸大。我们把教育——一个非常生命化的过程,极其表面化的看成两个个体之间的相互授受。这种错位成为教育问题的核心。2、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教学,教学的核心问题在课堂。因为课堂问题带来了以厌学为特征的德育问题,以高耗竞争为特征的教学变质问题,以追逐分数为特征的素质教育缺失问题。3、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很难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真实地位。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人。而今天,我们却认识到这种判断并不符合实际。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教育内部问题的累积、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变,使我们需要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一个重大的策略性的教育转变,带有根本意义和体系意义。4、我们知道土地是农民的至爱,却不知道学习是孩子们的至爱。今天,我们用最善意、最无心和最彻底的方式剥夺了孩子们的学习权力。5、多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之所以苍白无力,原因就在于没有触动师本体系。生本是最好的素质教育,让我们看到中国教育的希望。6、师本模式导致了师生双方控制与被控制的基本关系。生本模式强调对学生自我、自主、主动的尊重,对学生精神生命独立性的肯定,导致了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合作的基本关系。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文件说,把受教育者变成自己提高自己的主体,是一个历史性的的难题。用通俗的话来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邓小平是怎样解决调动农民积极性这个难题的?把土地还给农民。我们的办法就是:把学习还给学生。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8、就课堂来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者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就整体来说,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就原理来说,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操作来说,生本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简单来说,生本教育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9、课堂的改革要突破和超越以师本、本本和考本为特征的短期指标课堂,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10、教师不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要做“生命的牧者”。教师的任务只是培根和作育,或者说是点火和煽风。生命自己长大,生命自己燃烧。11、推进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堂教学改革名言录(一)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