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特点1、会计与国际趋同,但有实质性差异:①关联交易②资产减值损失不可转(如固、无、生产性、投资房等,不包括应收、存、金融资产)审计与国际一致2、南海公司事件——查尔斯·斯耐尔——第一位注册会计师3、1918年,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中国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正则会计师事务所)1981年,新中国第一家由财政部审批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四大: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德勤4、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审计:国际会计师联合会AAA:美国会计协会5、注会审计方法的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审计方法是以内部控制为基础)风险导向审计(以企业环境和面临的经营风险、企业经济业务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为出发点,根据审计风险模型来制定相适应的审计计划确保效率)6、审计监督体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二章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1、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①监证业务——审计、审阅、其他鉴证业务②相关服务2、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①独资会计师事务所②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中国)③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中国)④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3、注册会计师协会(大部分为民间组织,因政府不能同时兼“运动员”“裁判员”一体)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①个人会员:执业会员、非执业会员②团体会员:依法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1、法律责任的出现,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其职业谨慎,因此导致了他人权利的侵害。2、经营失败: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如经济衰退、不当的管理决策或出现意料的行业竞争等)而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预期。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会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审计风险: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逐步加重的社会原因:①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主义兴起②有关审计保险论的应用③注册会计师对商业领域的参与日渐拓展深口袋理论:任何看上去拥有经济财富的人都可能受到起诉,不论其应当受到惩罚的程度如何。4、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违约:合同的一方或多方未能达到合同条款的要求。过失:在一定条件下,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欺诈:以欺骗或坑害他人为目的的一种故意的错误行为。行政责任(违约、过失)民事责任(违约、过失、欺诈)刑事责任(欺诈)注册会计师警告、暂停执业、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触犯刑法所必需承担的后果会计师事务所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暂停执业、撤销等赔偿受害人损失5、注册会计师防止过失和欺诈的措施:(1)增强职业独立性(2)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3)强化执业质量控制6、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1)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守则和执业准则的要求(2)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3)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4)审慎选择客户(5)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6)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7)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第四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主要为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鉴证业务的定义、要素与目标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鉴证业务要素:三方关系(注册会计师、责任方、预期使用者)鉴证对象标准(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证据鉴证报告鉴证业务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和直接报告业务。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责任方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信息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获取。如报表审计。直接报告业务:注册会计师直接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或计量,或者从责任方获取对鉴证对象评价或计量的认定,而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能通过阅读鉴证报告获取鉴证对象信息。如内部控制鉴证业务。鉴证业务的目标: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用于审计:重大的符合会计准则)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注册会计师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