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端侧神经吻合修复指固有神经缺损江起庭;王钰;杨丽娜;江志伟【摘要】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双侧指固有神经缺损的手术新方法.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双侧指固有神经缺损患者17例.术中游离修剪神经残端,将远端尺、桡侧指固有神经先吻合,形成远神经弓,再将近端尺、桡侧指固有神经吻合,形成近神经弓;测量两神经弓间距,取直径相近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平分为两段,分别于神经弓的尺、桡侧开窗端侧吻合.结果术后创面均Ⅰ期愈合,患指均成活.术后3.5~6.8个月,平均4.7个月随访,患指感觉恢复S2+~S4级,平均S3级,两点分辨觉5.2~8.5mm,平均6.45mm;患指各关节活动度参照TAM系统评定: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结论带神经弓式的双端侧神经吻合可成功的修复指固有神经缺损,指感觉恢复快,有效的恢复指腹灵敏性.【期刊名称】《外科研究与新技术》【年(卷),期】2013(002)004【总页数】3页(P240-242)【关键词】端侧神经吻合;指固有神经;修复外科手术【作者】江起庭;王钰;杨丽娜;江志伟【作者单位】巢湖紫晨手外科医院手外科中心,安徽,巢湖,238000;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24;巢湖紫晨手外科医院手外科中心,安徽,巢湖,23800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2.1指固有神经缺损在周围神经损伤中较为常见,易造成患指感觉障碍及后期运动障碍,影响手指触摸、握捏等功能,其修复方法:小间隙缺损采用神经直接端-端吻合或在断端留置一个再生室(2~3mm),神经断端不吻合,让其自身对位生长[1-2];长距离缺损,需行神经移植术或套管移植术[3],上述方法均为单边神经一对一电传导,单一、单调的电刺激,只能是单边有限的电效应[4-6]。受到双端侧神经吻合修复指固有神经陈旧性损伤成功启示[5],我们将远、近端指固有神经分别各自对应端-端吻合,形成远、近神经弓,将供区神经等分两段移植吻合神经弓,形成双神经弓式的双端侧神经吻合,既起着生理性端—端吻合作用,又能放大生理性吻合效应。目前神经弓式的双端侧神经吻合修复指固有神经缺损临床未见系统报道。连续对17例两侧指固有神经缺损的患者,采用带神经弓式的双端侧神经吻合修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双端侧神经吻合在指固有神经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通过两点分辨觉、感觉测定指标[7-8]、TAM系统[9],旨在探讨神经弓式的双端侧神经吻合在修复指固有神经缺损(尤其是长段缺损)中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我院手外科中心收治双侧指固有神经缺损17例17指,男10例,女7例;年龄19~47岁,平均27.5岁。致伤原因:切割伤6例,压砸伤5例,绞轧伤3例,灼伤2例,交通伤1例。损伤指别:示指7例,中指5例,环指3例,小指2例。两边神经缺损长度:1.2~2.5cm,平均1.82cm的5例;2.5~3.0cm,平均2.85cm的12例。损伤位置:位于指近段的5例,指中段的9例,指近、中段交界处3例。合并损伤情况:合并皮肤缺损6例;合并血管缺损14例,其中一侧血管缺损10例;合并肌腱损伤8例,其中肌腱缺损4例;合并指骨骨折4例。所有患指远端指腹感觉迟钝,对刺痛的灵敏度下降,甚至消失。1.2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同侧上臂气压止血带,先常规处理有合并损伤的血管、肌腱及指骨,如合并皮肤缺损,待神经修复完毕后,行局部皮瓣转移覆盖。探寻修剪指两边神经的远、近残端,并加以游离,游离的长度以达到远与远、近与近神经相互吻合为准;将游离好的神经断端均向指腹中央轻拽,先用“9-0”无损伤线将手指远端尺、桡侧指固有神经端—端吻合,形成远神经弓,再将近端尺、桡指固有神经端—端吻合,形成近神经弓,两神经弓尺桡侧高度要一致;测量两神经弓的间距,取直径与指固有神经相接近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其长度大于神经弓间距的2倍。将取下的供区神经平分两段,分别移植于神经弓的尺、桡侧;将两神经弓的尺、桡侧神经外膜各开小窗口,大小约0.65~1.0mm×1.2~1.5mm,形成上下4个大小相等的窗口,将修剪移植神经调整好张力,两段相互平行,垂直于窗口的水平线并且神经弓呈30°~40°夹角吻合,形成带双神经弓式的双端侧神经吻合。1.3术后处理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