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待精雕细琢的冰雕。各方面习惯能力的挖掘和培养需要我们老师去细细思量才能着手去雕琢。现在的孩子我们不能单纯以统考科目的分数来评价,每个孩子都有他独一无二,他人不能及的过人之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若我们能以慧眼识到他的长处,肯定他,赏识他,如此他成了跳起来摘到桃子吃的孩子,那种自信、满足感充溢他的内心,自然会转化成无限的动力,从而使他信心百倍的面对以后漫长的求知之路,人生之路。取己之长来补己之短,不失为一种用某方面的成就感来让孩子因自信而挺起胸膛走自己的不寻常之路。我班上的小涛,平时不爱说话,不爱表达自己,可他非常会画画,用他的画来表达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将他的画在全班展示,让他给孩子们讲画的内容,如此,锻炼他的说话能力、表达能力,如此他用自己的才能点燃了他的自信。所以我们不用分数这唯一的指挥棒来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教育过程中。我们求同存异,让孩子的思维方式多样化,勇于表达自己真实、独特、合理的想法,适时适势的加以引导,肯定,强化,更有利于孩子们勇于探索新知,创造性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孩子以后遇事处事能力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健全的人格不仅要有智商,还要有较高的情商,我们的孩子要让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得到一句最为实在的评价——知事。社会评价80后、90后的孩子们自私、任性等等有很多负面的评价。可不能让零零后的孩子们再担起不负责任、不懂感恩的罪名。我们教师应该在我们的任教学科的课堂上渗透德育,告诉孩子们一些传统美德,课外告诉孩子们如何在集体生活中谦让、有礼貌、团结,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多和家长交流,和家长一起教育孩子们热爱劳动、爱自己的家。从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开始,学会尊重老师、尊重自己,从在校的每一天做起,团结友爱同学、打扫卫生、保护校园环境,从回家的那一声“妈妈”打招呼起,孝顺我们的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用出色的表现来肯定自己,来让父母安心回报父母。每个孩子不论出类拔萃还是表现平平,都是父母寄于厚望的明日之星,不论他将来是否有丰功伟绩,还是只能勉强糊口,父母都不会嫌弃她的孩子,我们做老师的也都是为人父母,我们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用心的关爱他,欣喜他每一次的进步,为他的成功鼓掌。但是很多孩子在掌声喝彩声中长大,养成了他高高在上的姿态,受不了一丁点的批评与挫折,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有意的忽略对他的表扬,委婉的指出他们的不足。甚至可以设置一些挫折,锻炼他耐挫的能力。小绫非常出色,荣誉的光环让她有些傲气,也为此受到很多孩子的排斥,经常来找我诉苦,我引导她自己化解矛盾,安排她帮助其他的同学,如此,她现也不鹤立鸡群了。还有很多孩子娇生惯养,许多事情父母都越俎代疱,使得孩子缺乏动手能力、缺乏锻炼、处事能力、应变能力。我们教师让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期间动手打扫卫生、整理环境、参与阳光锻炼,在学习上遇到难题自己动脑筋,在生活中遇到纠纷、难事自己先处理,如此一个孩子就渐渐会学会了为人处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个体,我们不能雕刻成一个模式,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孩子的能力,让他的各方面得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