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中班段围绕交通设施,交通图标、交通规则开展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学习简单的交通指挥手势,观看交通事故录像片断等。让幼儿学习了相应的交通安全知识,培养了他们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三、核心价值:1、愿意遵守规则,知道规则给人们带来的好处。2、初步认识各种简单的标志,具有规则意识。3、意识到不遵守规则带来的后果,知道危险的事不能做,学会保护自己。四、关键经验:(一)健康领域:1、知道常用的安全标志。2、知道安全的行为界限。3、参与园内环境保护。4、知道正确使用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用具的方法。5、不去有危险隐患的场所。(二)语言领域:1、乐于欣赏和学习故事,能理解和想象故事的情节与意境,语言连贯表达清楚。2、讲述自己看到的标志,能倾听和听懂同伴的讲述,并能与同伴进行讨论。(三)社会领域:1、理解并主动遵守活动规则。2、能发现和关心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3、建立爱护周围环境的公德意识。(四)科学领域:1、关爱身边的动植物,做自己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2、愿意探究颜色的作用。(五)艺术领域: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知道颜色所代表的意义。2、愿意尝试制作标志。五、教学目标:1、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2、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知道的交通安全知识。3、幼儿养成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六、教学重难点:活动重点: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活动难点: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知道的交通安全知识。活动一:这样做对吗过程:幼儿讨论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通过故事《体育比赛》,使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遵守规则,不能在马路上进行体育比赛,这样做很危险。活动二:你认识我吗过程:1、认识通安全的标志。2、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使幼儿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发的后果。活动三:和家长一起找标志过程:1、请家长协幼儿去公共场所去收集各种标志。并自己把标志照下来或画下来。活动四今天我做到了过程:1、引导幼儿讨论在马路上要遵守哪些规则。2、设计统计表,以印章的方式奖励遵守规则的幼儿。逐步形成幼儿自律行为。八、教学过程:1、通过游戏《开汽车》,引发幼儿的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1)游戏《开汽车》幼儿随着音乐开汽车进入活动室,教师出示红绿灯提示牌,“指挥”交通,红灯停,绿灯行。(2)教师提出问题:老师没有说活,你们为什么一会儿停车,一会儿开车?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红绿灯告诉我们什么?(3)出示“提醒看红绿灯”的标志,引出课题。(评:欢快的游戏音乐,活泼有趣的游戏内容,使幼儿情绪愉快的投入活动,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自然地导入活动主题。)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2、第一部分:走路的安全总规则:靠右行,走便道,不乱跑、不打闹靠右走(图)走马路,上下楼,守规则,靠右走。说明:在马路上走,在小区的小路上走,爬山走山路,上下楼梯,都应当靠右行走。提问:遇到逆行的车辆、行人怎么办?(减速或停下,注意观察,提前避让)3、看情景图片选择标志,区别认识标志。(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并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标志。a、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正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问题:选个什么标志提醒人们过马路走人行横道?b、一个人横穿马路,有车辆正在路上行驶。问题:我们该对过路人说什么呢?用个什么标志?(评:在这一环节,教师没有先教幼儿认识标志再解释标志的意思,而是引导幼儿通过逆向思维来认识区别标志,即让幼儿先看情景图片,然后根据图片内容选择标志,从观察形象直观的情景找出抽象的相应标志,使幼儿从具体到抽象,深刻的理解认识标志。用启发性的语言,暗示性的动作,引导幼儿自己去细致观察,最终发现,发展了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走便道:小汽车,嘀嘀叫,小朋友,走便道。不乱跑、不打闹:乱跑容易被来往车辆撞到,打闹分散注意力,十分危险。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