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熟练操作“图表向导”功能,能创建三种常见统计图表(柱形图、折线图、饼图)。能修改图表格式,根据需求美化图表。了解修改图表源数据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的表格类型和分析需求,创建合理的统计图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使用图表呈现数据分析结果,能更直观地感受事物内在规律。认识到蔬果中富含维C,平时要多吃蔬果即可保证人体维C需求。评论(0)2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创建表格、输入和编辑数据,以及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统计、筛选等处理。在前几次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个体差异很大——部分小学时就接触过office软件的学生,操作较为熟练,对新知识点接受较快,已具有一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不太敢“尝试”,采用的是死记教师操作步骤的方法。如何兼顾这两部分学生,是本次课的困难所在。学生在前几次学习之后,结合所学的Word和Excel操作,以5~6人的小组合作方式,在组长的带领下,自选一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并完成了一份调研报告。在报告中有包含数据分析的表格,但缺少能够直接反映调查结果的图表。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可以使小组调研报告更加完善。评论(0)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建图表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图表过程中源数据的选取与修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评论(0)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新课展示一张堆满了蔬菜和水果的图片,播放PPT“你的……够了吗?”让学生猜猜中间省略的是什么?揭开谜底,是“维C”。师:现在的保健品琳琅满目,同学们平常有在吃维生素营养片吗?到底需不需要吃呢?难道我们在日常膳食中摄入的维生素不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同时展示表格“我喜欢吃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表”和对应的图表。师:大家快速回答我,哪两种水果含维C最高?哪两种最低?大家找答案的时候更喜欢哪一种呈现方式?有什么优点?师:同学们都看出来了图表的优点就是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显示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快速、简洁地说明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在Excel中创建图表。评论(0)活动2【活动】环节一:快速生成图表初体验1、布置任务任务1:根据“我喜欢吃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表”,快速生成柱状图并添加图表必须元素。2、教师演示、提供方法师:创建一张柱形图的方法很简单,大家只要记住“快速1、2、3”的口诀就行了。PPT展示口诀要点:1、选取源数据;2、单击图表向导按钮;3、完成。以“我喜欢吃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表”为例演示口诀使用方法并快速生成一张柱形图。4、学生演示、完善图表△教学过渡提问:看看这张图表还缺少什么?如果没有左边的表格,你知道图表在说明什么吗?这些数值表示什么?小结:对,所以我们要为图表增加标题和数轴名称。请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师:看看现在这张完整的图表,你能结合数学知识,说说图上的元素。你能找出这些元素对应的表格数据在哪里?PPT展示图表元素:图表标题、绘图区、图表区、图例项、数值图(Y轴)、分类轴(X轴)5、学生模仿、完成任务评论(0)活动3【活动】环节二:深入了解“源数据”△教学过渡师:现在我们发现有些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那么蔬菜中的情况呢,我们来观察一下。1、布置任务任务2:根据“我喜欢吃的蔬菜维生素C含量表”,选择五种你最爱吃的蔬菜,看看它们的维生素C含量如何。☆思考题①要在图表上只呈现五种蔬菜,操作关键点在哪里?②如何选中表格中不连续的区域?2、交流上述思考题并提示操作要点①关键在于在表格中挑选源数据;②使用Ctrl键选择不连续区域。3、学生尝试探究后请学生演示不同的操作方法。4、提升练习任务3:有一位同学生成图表后,发现漏选了芹菜,你能帮他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吗?5、小结图表与表格的数据是一一对应,息息相关的;源数据的选择直接影响图表的呈现。评论(0)活动4【活动】环节三:创建折线图并修改图表格式△教学过渡师:不同年龄段每日需要的维生素C也是不同的,我们来看看这张表,这些数据说明什么?师:那么我们用哪一种图表比较好?1、布置任务任务4:利用图表向导“一步步”生成折线图,尝试修改其中的选项;使用快捷按钮,修改折线和绘图区的背景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