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策划方案五篇奥尔夫音乐的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方案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1、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2、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地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3、萌发喜欢打击类音乐活动。【活动重点】能区分身体的主要器官并能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活动难点】大胆用身体部位为音乐伴奏。【活动准备】1、乐器3件(圆舞板、响棒、铃鼓)2、嘴巴、手、脚图片各一张及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律动,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铃鼓乐器来跟你们做游戏,跟着铃鼓走走吧!(当铃鼓节奏快时,幼儿快些走,当铃鼓节奏慢时,幼儿慢些走)二、认识乐器,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1、听声音猜乐器。师:史老师还请来了其他的乐器宝宝,它们要跟小朋友玩个猜猜乐的游戏,一起来猜猜它们是谁?(出示圆舞板、响棒、铃鼓)2、引导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让幼儿说说。(依次讲讲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三、引导幼儿发现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逐步认识身体乐器。师:小朋友,不光我们的乐器你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身上一些地方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试试看,能不能让它发出声音来。幼儿尝试后并让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哪个部位能发出声音,是怎么发出的如:嘴巴当幼儿说出嘴巴的时候,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幼儿知道这是嘴巴乐器幼儿说说嘴巴除了小朋友说的一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弹舌头、用力抿嘴)。幼儿集体练习幼儿想到的方法。手:可以拍手,也可以拍其他的身体部位。脚:碰脚、跺脚等四、利用身体乐器给音乐伴奏。1、分部位给音乐伴奏(嘴、手、脚)2、游戏:看指令选身体乐器演奏师:小朋友,现在老师和你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这里的三张图做标记,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边看我的指挥,我指到哪种身体乐器,你们就用哪种身体乐器演奏。3、演奏2—3边结束。五、结束活动。师:身体原来能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开火车离开教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方案2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学习数数目,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2.幼儿能认识落叶,并会用乐器敲出落叶数,并对唱名旋律进行练习。活动准备: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小铃)活动过程:(一)认识树、落叶1.教师故事引导: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树,树上的树叶慢慢变黄了。树叶随着风儿一片一片落下来。瞧!2.树的造型:小树、大树、老树、爱随风摇摆的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3.认识树叶:教师撒落叶,幼儿用手接,让幼儿观察落叶,并说出其形状、触感、质感。(二)次数1.变大树,变小树、双手变树叶。2.配合音乐、风儿你带什么来(侧耳倾听状),问:几声?就用几片树叶表示?3.教师示范丢捡叶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4.幼儿练习丢捡叶子(配合音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三)乐器1.教师出示乐器(小铃),示范敲出落叶的数目。2.配合音乐(1)歌曲:幼儿拿小铃敲出落叶数目。(2)间奏:放下小铃做大树、小树随风飘动的造型。(四)游戏书1.配合音乐唱次曲,请幼儿圈选正确数量的树叶。2.配合间奏的第二声部,指出树叶唱唱名,模仿老师以慢速指树干上的唱名唱旋律。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方案3活动目标: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活动准备:音乐CD、图片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二、听辩快慢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三、听辩节奏1.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时钟的歌曲,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是第一快?什么声音是第二快?什么声音是最慢的?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