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会公益慈善报告VIP免费

社会公益慈善报告_第1页
1/7
社会公益慈善报告_第2页
2/7
社会公益慈善报告_第3页
3/7
社会公益慈善报告《公益慈善与社会发展》课程团队社会调查报告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成员姓名:xx学号:x成员姓名:xx学号:x成员姓名:xx学号:x成员姓名:xx学号:x成员姓名:xx学号:x授课老师:彭小兵教授2013年10月6日关于《社会公益慈善》的问卷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传统的安全管理对象发生了变化,政治性的管理正在大踏步地转向社会管理。社会管理的基础,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十分有活力的公民社会,而公民对于公益事业的全面投入,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标志。也就是说,中国社会的平稳转型,需要公益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了解当代青年对慈善的理解,我们小组于10月2日在校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我们小组5人一起在校内分发问卷,共发了120份,回收了105份,取了其中的100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首先,我们调查了学生了解公益慈善的渠道。调查结果表明,52%的是通过广告途径了解公益慈了解慈善的渠道善,45%的人通过各处的宣传栏理解到公益慈善,36%的人是通过广告宣第1页共7页传栏电视广播而7%的人是电视广播通过报纸杂志等了解报纸杂志到公益慈善。这表明,公共慈善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政府和组织、个人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宣传公共慈善,而这也说明公共慈善顺应了社会发展,是社会更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符合人们的需求。那么,既然公共慈善是人们的需求,人们是怎么认识公共慈善的呢。13%的人认为公共慈善是政府的救济行为,超过85%的人认为公共慈善是民间的扶困济贫行为,2%的人认为是富人的施舍,但是没有人认为这是宗教行为。数据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现阶段政府在公共慈善方面的开展力度稍显不足,人们对公共慈善的认识还有点停留在以往的邻里互助的印象中。我觉得,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基金会等等占据了人们的视野,比如李连杰的壹基金、成龙的基金会以及陈光标高调的慈善行为。相比之下,政府的宣传力度稍显不足,但是不代表政府做的不多。虽然公益慈善是好事,但是红十字会问题的出现让人们对公益慈善的性质表示了怀疑。所以,紧接着,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非政府组织的民间公益慈善以及临时自发的公益慈善活动是否信任。15%的人表示不信任,33%的人表示信任,10%的人表示要看过并了解他们的方案才能确定,而42%的人表示要参考他们曾开展过的活动后得到的反馈。数据结果表明,尽管公共慈善是利人的好事,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对其不是很信任。这种结果很正常,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大步发展的结果,发展过快必然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包括人们自私的利己心理。紧接着,我们调查了学生的公益慈善参加公益慈善频率参加情况,调查他们是否参加过捐款捐物活动。29%的人表示经常主动参加,64%的人表示偶尔进行参加,仅仅4%的人表示没有参加过此类活动。这表明,绝大部经常主动偶尔进行分的人已经有了做公益慈善的意识,有帮没有参加助他们的心态,只不过是这种热情的高低而已。然后,我们调查学生参加公益慈善的途径。50%的人是通过工作单位、学校募捐,21%的人是通过街道募捐,5%的人是慈善第2页共7页组织募捐,14%的人是公共场所捐赠,1%的人是新闻募捐,以及9%的人是其他途径。调查结果表明,公共慈善募捐的方式多种多样,深入民众中间,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促进社会的发展。说明公共慈善已经开始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那么,在这些渠道中,如果能够选择,人们最喜欢哪种渠道。18%的人表示偏向于政府机构,55%的人更习惯慈善组织22%的人喜欢通过单位、学校捐赠,而仅有5%的人偏向于其他民间组织。然而,我们都知道,很多同学有意愿奉献爱心,却没有去实现。为了更好地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情况,我们又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从反馈中我们可以看到,45%的同学是因为信息不畅,并不知道哪些人需要帮助。因为渠道不明,不了解有哪些组织和有关组织工作透明度不够的各占23%和22%。仅有10%的同学是因为认为相关组织工作人员不热情。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需要拓宽相关慈善机构对外信息渠道,加大宣传。让更多的爱心人士有处可去,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社会公益慈善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