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特征考核交流材料一、当前部门考核评价内容上存在问题和弊端1考核内容虚化。从实际操作看。概念性的内容比较多,对部门领导班子的考核评价内容千篇一律。量化的东西比较少,不能真正体现不同部门的工作个性。实际考核中,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是一个宏观性的要求,多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很少从量的要求上加以把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硬性”指标(如经济建设轻“软性”指标(如党建、精神文明重显性实绩(如重大项目建设轻潜在实绩(如生态、环保重本人汇报、轻群众评议等现象,但测评的内容都比较原则和笼统,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体量化标准,往往无法进行实际考核从而使得考核评价者只能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和价值取向,凭感觉、凭经验、凭印象来分析评价考核对象,评价意见主观随意性较大,得出的结论模糊,缺少层次感、个性化和说服力,而且考核测评的子项没有体现本部门特点的专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也受到严重影响。2考核对象泛化。实际工作中。无法体现不同部门,考核评价对象千人一面。不同领导岗位上领导干部的差异性不同部门领导干部所从事的工作存在差异性,如团县委的领导干部主要从事共青团的工作,而广电局的领导干部从事的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不同,考核评价的内容却一样。即使在同一部门的领导干部,如单第1页共10页位的党政一把手与其他班子成员,由于他所分管的工作内容不同,但对他考核内容也是一样,使考核者对被考核对象情况的掌握以及最终的评价比较肤浅、片面,缺乏应有的深度,而不能根据单位的主要职能、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在考核中遇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考核方法,从而影响了考核工作的效率和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考核材料也多是说好话,讲好事,千篇一律,千人一面。3考核手段钝化。目前干部考核工作存在按程序、走过场的现象。以致考核难以深入,没有针对部门特点进行有效考核。掌握不了真实情况。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中,考核过程中偏重于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查看资料等静态考核方法,而缺少实地的跟踪的动态考核,致使考核者对干部情况的解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应有的深度。干部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上比较陈旧和死板无论考核哪种类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采取相同的方法,不能根据不同部门的主要职能、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在考核中遇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考核方法,此外,民主测评填票、投票环境也缺乏隐蔽性,影响了考核工作的效率和考核结果的准确性。4考核信度弱化。民主评议和考核中。不敢开诚布公提意见,群众有顾虑。难以听到真话,听到真心话大部分也是要福利、要待遇,难以切中要害。考核内容笼统,不能全面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对干部实绩的综合性评价不够考核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成份,致使部分考核结果存第2页共10页在失真失实现象,影响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使用存在脱节,除个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者被评为不称职外,其它人员一律的定为称职以上等次,一些不称职的干部难以通过现有的考核界定出来,考核结果难以作为干部奖惩和升降的依据,这样考核归考核、使用归使用奖惩归奖惩,相互衔接不上,导致考核成为无关领导干部痛痒的形式。二、考核内容上。充分体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科学准确地设置部门考核评价内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认为,必须按照有利于突出发展、有利于形成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有利于客观公正评价干部、有利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原则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内容。系统完善部门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应从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绩分析三个方面入手。应体现部门履行职能的不同情况及不同成效。一民主测评的评价项目上。民主测评是对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最重要环节。测评结果真不真,而民主测评准不准。关键在于根据不同部门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评价要素。第3页共10页1民主测评评价项目应体现不同部门之间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