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VIP免费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_第1页
1/2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_第2页
2/2
“时、分、秒的认识”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生活情境,亲身体验认识时、分、秒。2.利用钟面发现1分=60秒的规律。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便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活动,初步了解时分秒。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具体体验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二、教学难点1.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2.通过活动,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3.在教学中,建立时间观念并获得充分的体验。三、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编排顺序如下: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一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共3课时。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了一系列与学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学情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有接触,主要让他们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而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就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四、教法建议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练习十五中让学生估计自己穿衣、刷牙、吃早饭、整理书包等的时间,写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等等。教学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第1页(共2页)2.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学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除了教材上选择的素材和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更丰富的材料,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时间观念获得更充分的体验。五、教材说明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