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来时的路安徽芜湖庄华涛在我们孩童时代,最讨厌的是什么样的教师?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答。大体可以分以下两类:一类属于暴力或冷暴力类的,他们擅长体罚、心罚这些方面的招数,迫使孩子们就范;一类是方法简单类的,他们做的也许是正确的,但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因而在处理问题时,不自觉的会对一些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我们小的时候,也一定如我们的孩子一样,曾对自己的某个教师或有着好感或有着不满。因而,在我们也成为教师时,也许在内心警醒自己,要做自己喜欢的那种类型,不要做以往自己都不满的那种类型。因而,在刚入职时我们都怀着这样的柔情,都怀着这样的信念去工作。遇到再多的困难,都不会将情绪带给孩子们;遇到再多的失落,也不会放下对孩子的牵挂。那时的我们,个个都在心里将教育当作自己的信仰,都想着给孩子以最柔软的教育。但随着时光的飞逝,不知不觉间,我们大多数人却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工作中,他们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理想,转而用那种自己曾经不屑方式去教育孩子。因为,这样的方式处理问题时可以直接、方便,而表层效果更为显著。“明天叫家长来,不来就给我站着上课!”“作业错这么多!重做!”“要死啊你!说了多少遍还错!手伸出来!”当这一声声怒吼回荡在校园上空时,我们又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精神家园?我们又怎么让孩子的内心拥有快乐,去爱上学习?所给予的,不过是恐惧、压力、无助而已。更有甚者,当教师自身遭遇问题时,也常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孩子们——当遭遇自己认为的不公时,当遭遇个人的纠结时,当面对其他问题感觉无助时却将自己的不良情绪统统倾泻在孩子身上。这种教育者自身心理失衡,却仍打着教育的幌子来发泄自己怒火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无端伤害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身的心理健康的。因为,他们只是孩子,是从精神到肉体都尚未建立起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处在这样的情景下,是很难建立起一个孩子应有的心理安全的。因而,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还得时时回望自己来时的路,去想想自己当年的境况,想着自己还是学生时讨厌什么、喜欢什么;恐惧什么、快乐什么。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时刻明白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也只有记得自己来时路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适合于孩子的教师,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