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市七中:张艳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2、过程与方法:①阅读课文,检索有效信息,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②利用课件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它们与亚非文明的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③积极收集有关金字塔、佛教的图片、资料,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增强团队意识和每位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感受人类文明的伟大,认识统治阶级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和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体会高超的建筑技术以及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通过分析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其体现的阶级本质。通过了解佛教的产生及教义,体会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体验远古文明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都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难点:佛教。佛教是如何在种姓的印度社会兴起,学生理解有难度。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法:阅读法、讲述法、探究法、归纳法五、学法: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粗略情况,并了解佛教的兴起。六、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本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吗?这些国家都曾给我们的地球留下一段辉煌文明的痕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对文明古国的探索之旅。(二)讲授新课:一、走进文明古国1、多媒体展示自学提纲,学生对照提纲自主学习,同桌可合作解决问题,在课本上完成标注。自学提纲:(1)人类最早的文明曙光都出现在___、___的大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诞生于____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产生于____河、____河,古印度文明诞生在_____。(2)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____,古巴比伦王国的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3)___、___、___和___构成了古代印度的____制度。公元前6世纪,在____出现了佛教,其创始人______原是释迦部落的一位王子,佛教后来成为_____的宗教,主要分布于____地区,在____时传入中国。2、点名回答,师生共同完成自学提纲。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用多媒体展示答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二、体验探究(以旅游的形式将学生带入三个文明古国的具体学习,并引起学生学习兴趣)1、出示《亚非文明古国区域》地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共同之处吗?(都位于大河流域的下游地区)它们分别位于哪些大河流域呢?(中国:黄河、长江;印度:印度河、恒河;埃及:尼罗河;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那么四大文明古国都会位于大河流域,这是简单的巧合吗?(不是巧合)那么为什么人类最早的文明曙光会出现在大河流域呢?(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适宜人们居住、生活)说得很对.我们常将黄河、长江比做中华文明的母亲河,那么,古代埃及文明的母亲河是什么呢?(尼罗河)不错,下面就让我们先去神秘的古埃及旅行吧。2、第一站:神秘莫测的古代埃及A、演示幻灯片《尼罗河的赠礼——》让学生感受尼罗河对埃及人民的重要作用B、演示幻灯片《古代埃及简介》了解埃及统一国家的形成。C、演示幻灯片《神奇的金字塔》提问:为什么要建金字塔?做什么用的?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让小导游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胡夫金字塔的相关资料。D、播放视频片段《神秘的古代埃及》师生互动:金字塔还有那些神奇之处?(由学生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