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除法计算(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18页例1和练习五1-2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快乐。教材分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学具准备:学具卡片,12个○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三五()二六()三四()五六()2.填空,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2×()=64×()=8()×3=12二、新课1.情境导入,审读题目呈现例1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2.探讨计算方法。(1)学生动手分一分。(2)请学生上黑板板演。(3)引出用乘法口诀想商: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4)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5)重述商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3.比较方法4.翻开数学书P18,质疑。5.尝试练习。12÷4=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1.做一做。2、练习五的第1题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计算。3.练习五的第2题。(1)让学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4、四、小测9÷3=()口诀:()18÷2=()口诀:()30÷6=()口诀()15÷3=()口诀:()五、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