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就会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差成绩也不理想。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人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实践中经过不断思索和尝试,有以下教学体会和感悟:1、在生活中取材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若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活离不开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便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数学的教学内容较抽象、枯燥、无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对客观事物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以及儿童故事为主的内心世界,以“激趣”为目的,使学生不在被动地听数学,而是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兴趣。3、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刚离开幼儿园,对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很陌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一些有声有色的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从而增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4、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对直观教学兴趣浓厚,而淡薄于抽象讲解;对知识的学习即时兴趣浓厚,而缺乏兴趣的持久性;乐于书本知识单纯学习,而淡薄于结合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及操作学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练习来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