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3年7月4日下午2:30——4:00〕乐山市高中2014届教学质量检测地理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考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2.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分析回答1-3题。1.占图示区域面积比例最大的是A.太平洋B.印度洋C.澳大利亚D.大西洋2.①、②两地在气候特征上具有的相同特点是A.全年高温B.降水均匀C.受信风和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降水稀少3.气候类型②与气候类型③属于同一种气候类型,但在两个大陆上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洋流性质不同B.海陆轮廓差异C.气压带不同D.地形不同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物产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带;且本地区人口众多,但分布不均。据此回答4-6题。4.本地区北部与南部气候特征存在差异,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降水丰富,冬季低温,夏季炎热B.南部——终年高温多雨C.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D.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控制5.下列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特征与物产分布关系的描述,最可能的是A.因地形原因导致该地区大量出产油棕、椰子B.因河流的沉积作用导致该地区大量出产锡、钨、金等矿产C.因气候湿热导致石油主要分布在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中部地区D.因人口稠密,人类活动频繁导致原始森林在该地区呈零散分布状态6.该地区水稻产量很大,造成其如图中所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特征和人口分布B.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C.矿产分布与气候特征D.热带经济作物分布特征与人口分布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有关信息分布示意图,该区域北靠亚欧大陆,南部为高原,东北部既有大河流经的地势低平的平原,也有地势起伏的台地。独特的位置和地形造就了独特的气候特征,也导致区域内气候差异明显,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显著影响。该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产区,棉花喜光、耐旱、要求土壤透气性好。该地区也是重要的茶叶产区,茶树喜多雨的气候及排水良好的坡地。据此回答7-10题。7.下面对该区域气候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侧的亚欧大陆阻挡冬季风南下,使该地区在冬半年降水丰富B.南部地区纬度低,东西两侧均为海洋,气候表现为典型的全年高温多雨特征C.南部高原的西部沿海在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该区域处于迎风坡,形成大量降水D.北部地区位于30°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表现出终年干热的气候特征8.根据材料信息及该区域位置以及区域内气候特征差异,棉花在该区域的主要分布区应该包括A.东北部台地地区B.东北部平原地区C.高原中部地区D.高原西南部沿海地区9.根据图文材料分析该地区制茶工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哪个数码所示区域?A.①B.②C.③D.④10.根据图中信息分析重工业区最可能分布在图中哪个数码所示区域?A.⑤B.⑥C.⑦D.⑧下面为世界某区域有关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回答11-13题。11.关于本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西高东低B.平原广阔,分布在中西部地区C.起伏小D.沙漠面积大12.对图中甲、乙一线降水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本地区地形向西北倾斜,所以大西洋及北冰洋气流能充分到达,所以降水丰富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B.甲地附近大气水汽含量远少于乙地附近,导致甲地降水远少于乙地C.西来气流因在乙地附近受地形强烈抬升,形成较多地形雨D.丙附近海拔较乙地低,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少于乙地13.图中人口密集区是著名的棉花产区,现正在修建流经该地区的人工运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运河水主要引自图中最大湖泊B.该区域人口密集主要是因为水源丰富C.棉花品质优与该区域充足的光照有密切关系D.人工运河必然加剧该地区土壤盐碱化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是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规模大,而且保存完好。岩画被绘制在大山洞窟的岩壁或洞顶上。作品形成于公元前100年—公元1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