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素养,心飞扬肥东县长临河学区中心学校罗实金陵凤凰摆擂台,天下英才显素养。二0一三年十一月八日至十日,与吴云老师一块去南京观摩了第五届“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梳理整个赛事,心添几分感动,赢来几点心得。感动之一:满头霜华抒情怀大赛在承办单位南京凤凰母语教育教学研究所的全体职员《爱我中华》的合唱的歌声中拉开帷幕。听着激扬的歌声,望着台上的人群,心头不禁一颤:合唱队伍中竟然站着几位满头霜花的老人。这些应该是已过退休年龄,该在家颐养天年的老人,站在台上与年青人一起放声歌唱,是为了什么?评点席上,满头银发的佟乐泉、魏南江教授激扬点评,激情焕发。他们年迈的身躯里,流动着火一般的热情,又是为了什么?他们对母语教学研究的热爱,对年青教师关怀的热忱,拳拳之心,天地可鉴。这份情怀,怎不叫人感动?感动之二:满腔热情书坚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参赛选手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之间,纵是曾经身经百战的老手,面对近万人的观看,站在舞台上,也不免心虚。偶尔的紧张失误之后,却坚定地说:“来到这个舞台,我无悔!”煎熬之下的勇敢表白,需要多大的勇气。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对自身素养提高的追求,切切之情,无以言表。这份坚持,怎不叫人感动?感动之三:满座寂然肃宁静赛事近万人观摩,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会场却鸦雀无声,寂静一片。观摩者一会儿埋头笔记,一会儿仰头观望,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鼓掌叫好,另一番景象。甚至,大半天不曾离座。是什么让他们如此?他们对参赛选手的尊重,对自己素养的修炼,心心相应。这份宁静,怎不叫人感动?感动之四:满心尊重表礼仪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都是来自南京外国语小学的,虽然年龄不一样,年级不相同,课堂之上,却个个双手叠放于桌上,腰身挺直,积极发言,热烈讨论。这种习惯不是现场作秀,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下课时,“老师,您辛苦了!”所表达的谢意,见于言表。这份礼仪,怎不叫人感动?心得一:教学相长新理念参赛十六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都善于取舍,能做到长文短教,短文长教。他们都能从教材中最能让人有所体验,有所思绪的内容着手,通过抓重点词语、品读细节、感情朗读等形式,千锤百炼,烘托渲染,激发情感。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表扬不吝啬,语言亲切得体。“真好!”“真棒!”“你们的读书声,是天底下最动听的声音。”“听的认真,形容的一定很贴切!”启发性,层次感,跃然于口。课标中教学建议规定每天的语文课要安排十分钟的写字时间。十六位老师三十分钟的课无一例外都有书写的指导与训练。他们对课标和关于书写教学的建议的理解落实在每节课对学生的训练中。我们相信,经过这样扎实的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一定会大有提高。专家的睿智点评让我知道了语文是有灵性的,教学中应关注人的主体性和对生命的体验;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能使学生通过文字去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引导学生要得法,不要“引而不发”;指导朗读,要有声有色,入情入境,在注重技巧的基础上,还应关注意思的表达。心得二:博览谦逊多做人参赛老师的知识素养问答见证了他们的厚重的阅读积累。专家教授的点评对阅读的推介和建议,让我明白了只有多读书,博览群书,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只有多读书,多思考,才能提炼真经,修身养性,做健康长寿的人。“老师,您辛苦了!”学生的每一次的谢场,“老师,辛苦了!”专家每次点评伊始的问候,见证着中华的文明礼仪。台下回应的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彰显着中华的大国风范。谦逊有礼,文明和谐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正在腾飞,飞扬!南京之行,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