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R·八年级上册聆听各种声音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同学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吗?新课导入如何扩大不明显的发声振动?1、可以用纸屑跳动来显示。2、可以用水花溅动来显示3、可以用小球接触发声体。……这些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声。(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发声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原来发出的声音继续传播并存在。推进新课了解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发声•1.钢琴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的;•2.笛子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3.哺乳动物是靠声带的振动发声的;•4.蝉是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发声的;•5.鸟是靠鸣膜振动发声的;•6.蟋蟀是靠翅膀相互摩擦发声的;•7.蜜蜂、蚊子在飞行时才有声音,因为它们靠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发声的;•8.瀑布是靠水的振动发声的;例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C物体不振动也能产生声音D只有固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答案:A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请大家猜想:声音怎样从声源处向远处传播?这个过程和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们的耳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大家的想法.声音的传播需要某种物质吗?怎样证明?真空罩中闹铃实验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固体。2、真空不能传声。二:声音的传播例题:一部科幻片有这样的画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过程中,突然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科学性错误:答案: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可能传播,因而不会听到飞船的巨大爆炸声。三:声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0“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并回答下列思考题:思考题:(1)声音在15℃和2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思考以下问题:1、声音在15℃和2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和什么有关?2、声音在25℃的空气和水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和什么因素有关?3、对比表中的数据,你还可以发现什么?1、声速是描述声音快慢的物理量。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再传入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回声.四:回声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大于0.1s以上。练一练:我们利用回声测量海洋的深度,当从海面发出声音3s后接收到回声时,测量此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阅读教材P30“科学世界——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课外拓展:人耳的构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大脑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导致耳聋.•问:音乐学家贝多芬在耳聋后如何创造音乐作品的?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骨传导。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教材动手动脑学物理习题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