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6.1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流域探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追朔这些古代文明的源流,谈谈你的感想?古中国黄河流域回顾四大文明古巴比伦镜头一:镜头一: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出现城市与最早的文字,率先跨入了文明时代。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公元前538年,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泥板字-楔形文字镜头二:镜头二: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凯撒占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凯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伊斯兰化。瓦腊纳西瓦腊纳西(Varanasi(Varanasi即贝纳勒斯的梵文名字即贝纳勒斯的梵文名字))是印度著名的圣地之是印度著名的圣地之一,被认为是印度最古老和最神圣的城市,她的名字来源于两条注一,被认为是印度最古老和最神圣的城市,她的名字来源于两条注入恒河的河流:瓦鲁那入恒河的河流:瓦鲁那(Varuna(Varuna也是印度教大神的名字也是印度教大神的名字))和和ASIASI。。镜头三:镜头三: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是佛教的诞生地,古印度人民还发明了0-9的记数符号,后被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古印度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摩亨佐达罗遗址是其中的代表。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文明突然失落被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国家产生时间发展结果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伦王国灭亡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文化雅利安化古埃及公元前3000年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古代中国公元前2100年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烟消云散雅利安化面目全非源远流长司母戊方鼎兽爪三足鼎人面鼎殷周甲骨文古代中华文化旬子墨子庄子韩非子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兵马俑金缕玉衣长城魏晋南北朝敦煌壁画云冈石窟隋唐时期骆驼载乐俑僧一行敦煌莫高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故宫一、古代辉煌的历程发展时期殷商时期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明清文化思想影响作用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独尊儒术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产生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形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具有划时代意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影响较大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进一步探究:中华文化经历了哪些辉煌的历程呢?殷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隋唐宋元明清文化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产生深刻影响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独尊儒术全盛时代延续辉煌面临工业文明冲击天命神权百家争鸣统一文字确立儒学地位文化繁荣宋明理学西学东渐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世纪坛序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有哪些历史见证?“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显示出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隶书楷书行书金文草书篆书甲骨文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根据下面的图片和材料思考:文字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历史见证:见证之一:汉字汉字的字体不断演变,但始终没改变“方块字”的特色,至今仍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台湾诗人余光中:“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方言众多,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作用:(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b)数千年来,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