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题面中给出几种观点,请你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非开放题)第十讲:评价文章主旨(谈谈对主题的认识)示例1:2004《橡树之谜》4.关于这篇文章的中心,有人认为是“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有人认为是“要感恩大自然,珍爱大自然”。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案:应是第二种理解。文章写作者遇险获救的经历,是为下文揭示获救原因,抒发对大自然的感激、关爱之情服务的。文中虽有关于身临绝境、渴望生命,最终摆脱困境的描写,但不是文章的主旨所在。(4分。取第二种理解的,能从上下文关系作出合理分析,给4分,分析有欠缺酌扣;取第一种理解的,若能作出有据的分析,最多给2分,若理由不充分,给一分,明显不合理不给分)示例2:2005《井绳》4.关于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5分)第一种:不该用技术去洞穿天地奥秘,扼杀人的精神生活。第二种: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产生美感。第三种:人必须与天地精神往来,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1、从感情(思想)倾向看:父亲——虔诚、安静、清澈、圣洁(赞美)2、从表现手法看:冰冷的石头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亮(对比)3、从中心句看: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学家。2、从内容详略安排来看31、从材料与主题的关系看5、从文章标题来看题型:题面中给出观点,问你同意与否并阐明理由。(开放题)示例1:2009年《向一棵树鞠躬》4、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分)答案:1、认同,因为命运并非能随意改变的,生活要讲究实际,像那棵树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也不失为人生的智慧。2、不认同,因为人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抗争改变的,安于命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3分。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妥帖;有欠缺酌扣)(四)评价文章主旨(谈谈对主题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