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2)高职阶段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7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2)高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80201)一、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对口专业三年制中职毕业生修业年限:全日制二年二、培养目标及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电气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调试、维修及技术改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专业具体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毕业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及专门知识,具有机械、电工电子、电气控制、PLC技术及机电一体化等知识,能从事一般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调试、改造及维修。就业范围:电子类、机械类等制造类生产企业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营销、售后服务部门等.工作岗位:电气控制及机电产品的生产、调试、维修和技术改造;机电产品营销和对外贸易。三、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德育要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2、智育要求(1)知识结构掌握工程制图、机械基础及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电路及设备的分析、设计和运用知识.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检测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初步掌握电气控制、PLC技术及机电一体化等知识,要求掌握一门外语,为今后求职及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需求打下一定基础.了解企业的管理和产品的营销基本知识。(2)能力结构具有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外,重点掌握制图、机械设计和电子电路设计和运用能力;检测与控制技术能力;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电气控制、PLC设计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维修、操作、管理能力。(3)素质结构具有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和一定的美学修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精神。3、体育要求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2)高职阶段人才培养实施方案2/74、考证要求计算机达到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维修电工中级工。(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知识结构能力分析与素质要求课程设置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1、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强2、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4、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知识5、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思想道德及法律基础邓论及三个代表大学语文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1、掌握机械设计基本知识2、掌握电工、电路、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及电子电路图的设计、绘制、制作3、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4、了解自动控制基本原理机械基础及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基础及电子设计操作技能实训电工考工实训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实训自控原理与应用专业能力1、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原理及其在自控领域中的应用3、掌握常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4、掌握EDA技术5、掌握常用的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实训PLC技术及实训,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床电气控制EDA技术岗位适应能力1、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修能力2、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3、具有机电设备电气控制设计及改造能力4、具有电子电路制作及设计能力5、具有PLC技术应用能力6、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与应用营销基础PLC技术及实训EDA技术、电子技术基础、顶位实习、毕业设计与答辩拓展能力及综合素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拓展和学习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全院性公共选修课、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