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36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36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7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36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7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36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7
36、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返、苔”2个生字。2.通过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诗,理解诗句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美丽的庐山瀑布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诗仙”李白写的。看课件,直观感受。学生介绍作者,听。二、指导看图,初读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瀑布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3.学生自由读诗。自由朗读朗读,评议,读准确。齐读课文4.检查自读情况。5.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1.指导一、二句。(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阳光照着香炉峰,香炉峰升起紫色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像挂在山前的一条大河。(3)这么绚丽壮美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4)学生自由练读。(5)指名读。(6)男女比赛读。2.指导朗读三、四句。(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激流从三千尺的高空飞泻下来,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飞落下来。)(2)指名反复读。读出壮观的语气。(5)全班朗读。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指明读进入情景,感受自由练习比赛读反复朗读朗读整首古诗四、背诵古诗,总结全诗1.全班比赛背。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壮丽神奇、气垫磅礴)3.诗人采用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勒出庐山瀑布气垫磅礴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比赛背诵根据自己的理解谈理由五、七、1、默写古诗。2、画画你心中瀑布。布置作业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古诗;2.会写4个生字;3.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4.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好;5.初步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教学内容(1)掌握生字;(2)理解诗句;(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方法传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时间分配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技能要素学生学习行为教具板书1分钟1分钟导入语:“在我国陕西辋川有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地方,那儿有连绵的山、有流淌着的溪水水、有茂密的参天大树。请同学翻开书本,老师所描述的就是书上的山水画面。有一天,诗人王维来到这个地方,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鹿柴》,请大家齐读课题。”刚才有的孩子读的是……请大家翻开书自己看看注释,再读读。柴:柴,读zhai,鹿柴是辋川地名,辋川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介绍诗人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外号“诗佛”。你们知不知道“诗仙”是谁?——李白;“诗圣”是谁?——杜甫;大家有学过他们的诗吧。情境式导入注意引导同学回答;翻开书本读标题回答“李白”、“杜甫”;背诵《静夜思》、《绝句》(两个黄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zhài柴15分钟苏轼曾说:“其诗,诗中有画;其画,画中有诗。”那么我们来学习感受一下王维诗佛在这首诗中是否有画。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朗读古诗边听边把陌生的字词圈画出来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同学们可以像老师那样,把句子按意思断开,帮助大家理解记忆。下面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在学习古诗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解决生字。那么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生字,“鹿”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是怎么写的...下面是一个比。老师示范了,大家在课本上自己认真的写一遍。给“鹿”组词(鹿角、鹿茸、指鹿为马)第二个生字是“柴”注意它在诗中的读音zhai,而不是chai。它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此,下面一个木。注意看老师是怎么写的。下面是“返”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反”,注意捺要变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36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