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年级语文下册 动物的“睡眠”教案 语文A版VIP免费

三年级语文下册 动物的“睡眠”教案 语文A版_第1页
1/3
三年级语文下册 动物的“睡眠”教案 语文A版_第2页
2/3
三年级语文下册 动物的“睡眠”教案 语文A版_第3页
3/3
课题18动物的“睡眠”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能正确书写。2、朗读课文,了解动物的冬眠、夏眠等“睡眠”知识。3、传授科普知识,培养好奇心和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学习重点:识字、朗读学习难点:深入了解动物的“睡眠”。过程与方法教师活动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觉,白天工作,不会一睡几天不吃不喝。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有的动物就能一睡几个月不吃不喝,这是不是很有趣呢?这些动物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学完这课,你们就会知道。(板书课题)为什么将睡眠打上引号呢?有谁知道?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读书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检查并巩固识字情况。(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本课生字。1、读准字音。(1)出示卡片、指名认读。(2)老师范读。(3)指导重点读音。2、记忆字形。(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2)分析重点生字。“眠”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十笔斜钩要在横的中间起笔。“躺”、“躲”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身做偏旁时,撇不要出头。四、学生汇报初读的感悟。学生活动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学生汇报。板书设计18动物的“睡眠”眼蚊躺岩呵欠持饱教学反思传授科普知识,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大自然地教育,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对动物的探究精神。课题18动物的“睡眠”学习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动物的睡眠方式.2、学会作者分类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3、传授科普知识,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教育,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对动物的探究精神。学习重点: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动物的睡眠方式过程与方法教师活动一、复习生字,积累词语。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遥远。昏昏沉沉:指蝙蝠们头脑迷糊,神智不清。金蝉脱壳: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蠕动:指海参像蚯蚓爬行那样动。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介绍了动物的睡眠)思考:动物睡眠是为了什么?蝙蝠是怎样进行冬眠的?老师引导:动物睡眠,特别是进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总结:蝙蝠睡眠比较奇特,一是集体睡眠奇二、是睡觉方式奇,三是睡眠时间奇。2、学习课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看看海参是如何冬眠的,并作汇报。因为海参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动物,靠吃海底的浮游生物维持生命。到了夏天,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浮出海面,而海参只能蠕动,不能浮出海面,所以要进行夏眠。(3)观看海参夏眠录像资料,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3、合作学习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蜗牛的睡眠。观看蜗牛冬眠和夏眠录像,加深对课文理二、扩展眼神,巩固提高。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2、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蝙蝠要进行“冬眠”而海参要进行“夏眠”?学生活动自由读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2)学生汇报。(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海参靠吃海底下的虫子——浮游生物维持生命)自由朗读。自由组合合作探究蜗牛的睡眠,并作汇报。(蜗牛在冬天的时候要进行“冬眠”)(蜗牛在夏天天不下雨时要进行“夏眠”)(蜗牛称得上是“睡觉大王”)板书设计动物的“睡眠”蝙蝠冬眠海参夏眠适应环境的变化蜗牛冬眠夏眠教学反思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动物,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探究的主题,并让学生在读书中有所感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 动物的“睡眠”教案 语文A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