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压强的说课稿范文各位评委,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苏科版8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压强》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我将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程序的安排与意图三个方面谈谈本节教学的构思。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和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压强是全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因此,搞好压强的教学是抓好本章教学的关键。(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具有力的初步知识和受力分析能力,熟悉科学探究活动的环节,实验探究积极性高,抽象思维不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比较弱。(三)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①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③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化的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2、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3、教学关键:实验的成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压力效果的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主要反映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要点)。(一)设计思路和理念本节设计总体思路:从有关压强的生活情景引入压强课题,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感受压力的效果,自然形成压强概念,并用所学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应用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突出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二)教法和学法1、教法:根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本课主要采纳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2、学法:根据以上教法及学生年龄特点,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获得对压强概念的深化理解。三、教学程序的安排与意图(包括教学媒体和板书的使用步骤及其理由)(一)老师课前准备1、教学媒体准备:多媒体硬件和相关课件准备采纳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使教学声图并茂视听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举,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2、实验器材准备:海棉、橡皮泥、肥皂、气球、砖两块、一只削好的铅笔、自制压力小桌、自制压力演示器(铜圆柱体绑在钢锯片上)、钩码一盒、废旧小矿泉水瓶水、针、图钉、细线等。(盆盆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让土器材成为实验教学的生力军)(二)教学程序设计为达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本节教学程序设计采纳以下几个板块进行:第一个板块:情境导入;第二个板块:压力概念;第三个板块:感受压力的效果;第四个板块: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及计算;第五个板块: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第六个板块:总结和反馈。1、情境导入学生观看视频,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入课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2、压力概念通过视频引入中“冰破裂”导出压力概念。对压力概念的教学不宜用太多时间,分两步完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建立概念展示茶杯对桌面、图钉对墙面、木块对斜面等代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