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校组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学校组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张老师,我们要去西藏当兵了。”今年9月,张桂梅接到两名学生的电话。原来,在大连读书的冉梦茹和在桂林读书的刘敏相约好了,要去西藏当兵。“海拔那么高,你们怎么受得了?”张桂梅问。“不是您鼓舞我们去艰苦的地方吗?”学生笑嘻嘻地回答,“放心吧,我们不会当逃兵,不给您丢脸。”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几个月过去了,两名学生已经正式入伍参加集训,张桂梅还时常念叨着她们。“我一直教育姑娘们要报效祖国可真去这么艰苦的地方,我又心疼得不得了。”她说。“张老师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会了学生坚韧、感恩、奉献。”杨文华说,华坪女高的学生出去后都像张桂梅一样,能吃苦、肯奉献,很多学生毕业后都去了艰苦地区。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的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她又回到了母校,成为一名数学老师。“没有女高,就没有现在的我。”周云丽说,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靠残疾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种地卖粮,供她和姐姐读书。“当我听说有位好心的老师建了一所免费高中时,我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华坪女高每周有一堂全校的思政课,学生们坐在院子里,由张桂梅统一组织理论学习。“张老师会给我们讲革命先烈的事迹,带着我们读党章,还会讲她创办女高的艰辛经历。”周云丽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年7月,周云丽大学毕业。当时,她已经考上了相邻县一所中学的老师岗位。但听说华坪女高缺老师,她毫不犹豫就放弃了正式编制,回到母校担任代课老师,直到一年后才考试转正。“这都是张老师教育我们的,自己强大了,也要记得去帮助别人。”周云丽笑着说。每年的毕业季,是张桂梅最兴奋的时候,常常有学生打电话、发短信给她报喜。“她常常向我炫耀,哪个学生去搞讨论了,哪个学生去新疆支教了,然后露出老母亲般的欣慰笑容。”王秀丽说。平日里,张桂梅喜爱看学生在课间操时排成方阵唱红歌、跳红舞。嘴里还常常念叨:“姑娘们长得多好啊,一个个吃得白白胖胖的。哼,等她们考上大学就得减肥了。”每天上午课间,歌剧《江姐》的经典选段《红梅赞》都会在校园里准时响起,这是她最爱的歌曲。学生们齐声高唱,她间或也会哼上几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这是她的信仰,也是她的一生。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3一所没有“门槛”的学校对于大山里的女孩们来说,华坪女高没有“门槛”。从建校第一天起,张桂梅便定下规矩:学费、住宿费等全免,只收少量伙食费。特别是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即便基础很差,中考分数没过线,也全部招进来。首届学生几乎全都是“线下”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校生源差,教学条件更是十分简陋。校园没有围墙没有食堂,甚至没有厕所,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根旗杆,院子里满是杂草。学生在一间教室上课,在另一间教室睡觉,吃饭、上厕所都只能去隔壁学校。“她心里着急,假如等学校全部建好,晚一年招生,就又有一批女孩被耽误了。”杨文华说。学生入学了,张桂梅却犯了愁。“有的学生考试只能考几分,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张桂梅心想,就是把命搭上,也要把学校办出名堂。在华坪女高,学生雷打不动每天5点30分起床晨读,晚上12点20分自习结束才上床睡觉,连吃饭时间都被限定在15分钟。张桂梅有一个小喇叭几乎从不离手。“傻丫头,快点!”在校园里,有学生稍一磨蹭,就会听到她的吼声从小喇叭里传出来。十几年来,她不仅每天陪学生自习到深夜,还一直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学生宿舍。“我一刻也不能离开学校,老师、学生我都得盯着。”她说。2024年夏天,华坪女高首届毕业生一炮打响,高考百分之百上线,还有几名学生考上了一本。“和学生入学成绩相比,华坪女高制造了一个奇迹。”杨文华说。2024年,华坪女高完成建设工作,各项设施逐步完善,学校有了食堂、宿舍,还有了标准的塑胶运动场。截至目前,学校3个年级共有9个班,在校生达464人。张桂梅常年坚持家访,累计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华坪和周边县的1500多名学生。至今,华坪女高已送走10届毕业生,1804名学生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