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研究课教案“过三关”活动说明:1,按照原教室内的4个自然组,分为设为:方片组、草花组、红桃组、黑桃组。2,本节课预设了12个“问题”,每组有3次回答问题的机会,由每组第一位同学抽取题号。3,,课堂进行中逐渐提出12个问题,并随机抽取某组同学来完成。3,每完成一个问题,由老师判定得分,每题得分满分为10分。4,累计积分最高的为优胜小组,将获得“皇冠”标志。引导:1号题:一台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答:输入设备、处理器、输出设备一,什么是系统2号题:什么是系统?答: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3号题:没有数据线将显示器、主机、键盘等连接起来,计算机就不能正常工作,从系统的角度考虑,这反映了什么道理?答: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才能使系统正常工作。4号题:光一个显示器并不能替代电脑,以系统的角度,这反映了什么道理?小知识:当台式电脑显示器没有信号时,首先应该检查数据线是否连接稳固。小故事:小明6岁了,他很喜欢画画,有一次他给自己家的台式电脑画了一幅画,画好后跑去给爸爸看。爸爸看见画中只有一个显示器,没有机箱、键盘等,于是让小明去把电脑打开。小明在显示器上按了好几次开关,仍然没有开机画面,以为电脑坏了。这时爸爸告诉小明,这叫显示器,显示器不能代替电脑,它只是电脑的一部分,只有主机、键盘、鼠标一起工作,电脑才能正常使用。后来,小明在他的画里加上了主机机箱和键盘鼠标,还画了一个展望:观看“未来的笔记本电脑”。无论电脑如何演变,其基本系统的构成是不变的。答:系统的功能是局部要素不能替代的。5号题:请结合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总结,构成系统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答:1,系统内必须包含至少两个以上的元素;2,各要素之间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组成一个系统;3,整体的功能是局部所没有的。虽然构成系统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但是系统无处不在,有的系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研究,我们经常根据需要划分出一些子系统,例如生态系统可以划分出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子系统等。6号题:请分析自行车的结构,按照功能可分为哪些子系统?(P66<马上行动>)(学生讨论)答:传动子系统:脚蹬、曲柄、链轮、链条、飞轮、车轴刹车子系统:刹车手柄、传动杆、刹车闸、刹车皮承重子系统:三角杠、书包架、座垫二,系统的类型大千世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需要,可以对系统进行不同的分类。例: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自然系统是自然生成的,人造系统是人工制造加工的。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实体系统是实物形态的,抽象系统是非实物形态的。7号题:上侧图示的几个系统中,人造系统有(bcd),自然系统有(a),实体系统有(abd),抽象系统有(c)。8号题:对系统的分类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不同的分类,你认为还可以对系统进行怎样的分类?(每说出一种分类方式得5分)(学生讨论)答: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三,系统的基本特性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的最基本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方法。请阅读P68-69页,1分钟后出题。A呼吸系统B网络硬件系统C考试系统D自行车系统9号题:一个车胎出问题,导致整辆汽车车毁人亡,从系统的观点看,这反映了什么道理?答:系统内局部出现问题,可能影响系统的其他部分甚至导致系统整体的瘫痪。10号题:请举例说明“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这一论点。答:十根零散的筷子容易被折断,但十根筷子捆成一扎就很难被折断。11号题:“一个系统中,各个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未必好。”这句话对吗?请举例说明。(学生讨论)答:这句话是对的。三个和尚没水喝,最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和尚挑水喝,说明系统内的要素性能是好的,但是三个和尚作为一个整体却没有发挥出任何性能。要使系统整体性能得到发挥,各要素之间还要组织的好。小活动:请闭上一只眼睛,伸出双臂,在另一只眼睛的注视下让两手食指从远处慢慢对接,感受一下可能会出现什么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