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置身诗境,缘境明情”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置身诗境,缘境明情作者姓名顾广丽所属单位济宁市实验中学联系地址济宁市实验中学联系电话15854612349电子邮箱邮政编码2720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所需时间6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包括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三个部分阅读文本包括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岳阳楼》、韦庄《菩萨蛮》及五首推荐诗词。这一单元的学习主要就是要通过对古典诗歌意象的把握,在诵读和联想和想象中,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其中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积极性至关重要,反复吟咏,扩写画面,配乐演绎,自我诠释等方式方法均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只有让学生多角度的诠释,多方面的思考才能真正体会诗歌景、境、情丝丝相连的美妙。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强调的是对诗境的品味,而诗歌意境的构成依赖的是意象和意象之间的组合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意象、意境两个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单元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赏析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体味诗歌的意境美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境中景、理、情。4、“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强调的对诗歌意境的欣赏,还必须通过诵读这种最基本的读诗方法来实现因此教学中要强调在诵读中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提升赏析景理情浑然天成的能力5、“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要掌握诗歌鉴赏一些基本方法,尤其是情景结合的基本方式(①即景抒情,②直抒胸臆,③寄情于景,④情景相生)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3.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4.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置身诗境,缘境明情”最直接的切入点是什么?2.如何走进诗歌的精彩世界?“置身诗境,缘境明情”切实有效的方法是什么?3.怎样在声韵和诗画中感受诗歌美妙的景、境、情?专题划分专题一:镜中月、水中花——意象之美(2课时)专题二:诗中有画,画中有情——隽永的意境美(2课时)专题三:多变的音韵——起伏的诗情(2课时)专题一镜中月、水中花——意象之美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从意象入手,感受诗境,体会诗情。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置身诗境,缘境明情”最直接的切入点自然就应该是诗歌的意象了。这一主题就是要引领学生熟知、总结诗歌中的表情达意的典型意象,发挥想像,品味诗歌意境,领会作者在诗歌中寄寓的思想情感。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个人总结、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范例示范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诗歌意象自身的情境和情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