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艺术学校高中语文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特点。2、掌握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特点。2、掌握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新闻和报告文学的创作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一、导语设计大千世界,每都要发生许许多多的事。这些事,都可以称之为“新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新闻和报告文学的特点和写作方法。二、新闻的特点与写作方法(一)新闻的特点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字样式,新闻作品有其本身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对新闻作品的分析研究才能做到削切详明,切中要害,恰到好处。1、真实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对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背离事实,就是失实,这是我们对于新闻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则和力量之所在,所以受众接受新闻时,在心理上,一般说来也首先认定它讲的是真事;人们评价新闻,也是以真实准确作为最基本的衡量尺度,看它是实有其事还是并无此事,是实实在在真实可信还是真真假假似是而非。新闻事业各种作用的发挥,各种功能的体现,首先也是建立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之上的。传播不真实的新闻,是对受众的欺骗和愚弄,它将使人民群众失去对新闻事业的信任,给实际工作和群众生活造成损失,带来危害。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新闻中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如构成新闻的诸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必须完全真实准确;事情发生的原因、环境、条件和演变的过程、结果等,不能凭空推测猜想;引用的各种资料、数字、背景材料等,必须有根有据,准确无误;人物的思想、语言、心理活动,不能合理想象,任意推测揣摩;不能背离所报道的事实,任意歪曲,强加于人。二是新闻中概括的事实必须准确,不能夸大缩小,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事实的全貌,完全同实际一致。三是不仅要确保具体事实本身的准确无误,还要求在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也符合客观实际,也就是说,不仅要注意具体事实的真实准确,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2、新鲜新闻具有时间新近、内容新鲜的特点。所谓时间新近,是指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发现的,而不是过去的,很久以前的;所谓内容新鲜,是指新闻要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以及事物的新发展、新变化,尽可能多地为受众提供富有新意的事实和信息。一项新的正确的政策、决策,能极大地推动和指导实际工作,加速四化建设的进程;一项新成就,能激发人民群众的信心和斗志,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鼓舞人们去争取新的胜利;一种新的社会风尚,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风貌,显示时代特征,推动两个文明建设一种新的科技发明,能增长人们的知识,扩大人们的视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经济建设的新领域;甚至一场重要的体育比赛的胜利,也能激发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人们振兴中华、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时间新和内容新,在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在有些情况下,事实虽不是新近发生的,但由于报道者能紧密结合报道时的形势,抓准新闻由头,也能挖掘出富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如关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多人的报道,是1979年根据中国地震学会提供的确切数据而公开披露的,时间在事实发生近三年之后。但从内容上说,它是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布的新鲜事实,是人们极为关心的欲知而未知的,所以具有重大的新闻价值。当然,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捕捉那些两新皆备的新闻事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报道唐山大地震这样的情况,毕竟有它的特殊性,是少数的。3、迅速及时新闻要快,讲究时效,迅速及时。新闻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和时效伴随在一起。形影不离,密不可分。错过报道时机,新闻就会贬值,甚至失夫存在的价值。我国有句俗话,叫“先睹为快”,说人们往往以先看到或先听到某件新鲜事为快乐,这是一种普遍的接受心理。尤其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各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