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专题古典诗歌鉴赏教案新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专题——古典诗歌鉴赏二.古典诗歌分类(诗、词部分)1.按来源分2.按表达方式分3.按有无格律分5.按时代分6.按题材分:将《近体诗八首》分类,可分为:①怀古伤今诗。如《越中览古》、《蜀相》、《石头城》。②个人身世感怀诗。如《登高》、《书愤》等③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等。其他的还有:④讽喻诗⑤边塞诗⑥送别诗⑦咏物诗⑧登临诗等三.古典诗歌鉴赏注意事项1.要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的各不相同,理解作品的不同思想内容,欣赏作品的不同艺术风格。2.要展开想像与联想,体味作品的意境美。3.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运用比兴寄托的方法,所以诗歌便有言外之意,或象征性意象。如美人香草、春兰秋菊是贤德的象征,但不是所有的写香草美人诗词均象征政治题材,注意区分。4.要注意作品中的用典,这是赏读的难点,但只要认真参照书注也不难弄清作者用典的意图。5.对诗词要多读、熟读成诵,从字面义到形象义,层次深入地探讨品味,分析综合,形成对作品的全面观照,才能恰当评价。【模拟试题】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山中留客唐高适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谈谈你对首句的理解。。2.谈谈三、四句作者如何挽留想走的客人?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营州歌唐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注:厌:同餍,饱。这里是饱经习惯之意。1.试分析诗中的少年的形象。。2.本诗构思上的特点是。3.诗中“狐裘蒙茸”见其。“千钟不醉”见其。“十岁能骑”见其。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1.一、二句是实写,其描写的内容是。2.三、四句将“梅花落”(曲子名)拆用,构成了一种景,仿佛。3.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诗中也就含有了之情,不过这种情绪并不像一般同类题材的诗那样。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贫交行杜甫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1.首句即成语“”的出处,在这里意为。2.第三句用了一个典故,是讲时期和的故事。3.第三、四句用典故、和,吐露出作者。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1.首句写。2.次句承首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及人物的、。3.“”、“”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把意思更推进一层:。4.全诗主要写钓者的生活和江村的景色。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过山农家唐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1.作者按行走的顺序,依次摄取了、、和四个境头。2.诗的三、四句描写了江南山乡,以及山农性格和感情。3.诗的格调,节奏,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七.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全诗以清新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渔家的。2.首句“凉月”既写,又点出。3.“镜中看”启发读者去。4.从诗的构思和景物特点看,前二句是景,后二句是景。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从军北征唐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1.诗中的行军场景而又。2.首句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点出了、、,有力烘托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3.次句抒写征人之情。九.名句默写1.千呼万唤始出来,。2.,清泉石上流。3.无边落木萧萧下,。4.出师一表真名世,。5.,莲动下渔舟。6.问君能有几多愁,。7.清风徐来,。,,。8.。才下眉头,。9.,早生华发。10.多情自古伤离别,!十.填空:1.陆游,时代诗人。字,号,山阴人。政治上坚决主张,一直受到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风格,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2.刘禹锡,唐代家、家。字。曾因辅助进行政治革新,被贬官多年。刘诗中寄托身世和咏怀古迹一类,历来为人称道。如我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