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什么是伏羲教育。伏羲教育:伏羲班开始的不断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定位:语文学古代经典,或曰国学经典,但不是国学班书法、武术、音乐、美工是重要的课程,但不是特长班伏羲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是国策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一、伏羲教育的昨天——了解伏羲班了解伏羲班:(一)基本理念(二)五个“很”(三)三个“证明”(四)用了一点与两个“开头”(一)“伏羲班”教育的基本理念教人伦,顺人性,终生受益(从孩子一生的需要出发,开设的课程和学习的内容要让孩子终生受益)。1、教人伦王守仁《訓蒙大意》:“古之教者,教以人倫。”“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文化就是人文教化,核心是人伦,是孝亲尊师。如果只是教技能,那么和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2、顺人性教学安排要符合人的生理成长规律。(1)幼儿养性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尘垢未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如明镜,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2)童蒙养正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烦恼潜伏,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正宜此时。(3)少年养志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4)成年养德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学养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4)成年养德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磐。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学养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二)伏羲班教学实验的做法和效果:“五个很”做的事情很简单;实验过程很轻快;实验条件很普通;实验成果很明显;学生家长很满意。(三)伏羲班教学实验的三个“证明”实验的基本目的:两个“证明”1、第一个证明:“食品”——课程和教材是第一位的。2、第二个证明:古代教育的基本课程和经典教材是最适合孩子学习的,是每个中国人精神健康成长的“母乳”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是不过时的!3、第三个证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的是诚心。(四)“用了一点”与两个“开头”1、伏羲班的教学实验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只不过是把中国古代教育优秀的课程、教材和成功的经验捡起来一点儿,用了一点儿,用的还不够好,但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令人刮目相看。2、伏羲班真正的意义在于开了个头:(1)为更完善的人本素质教育开了个头;(2)为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复兴开了个头。3、真正了解伏羲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1)为什么要办伏羲班?(2)为什么只做一件事?(3)为什么把减负作为重要原则?(4)为什么在公办学校办?(5)为什么学生不选,教师不挑,教学条件和普通班基本一致?(1)为什么要办伏羲班?为了培养承传中华文化的人才;为了改革基础教育。合二而一:改革基础教育。任何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2)为什么只做一件事?如何改革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问题在哪儿?在于学生辛辛苦苦,牺牲了睡眠和娱乐学了一大堆没用的东西。没用的基本特点:与时俱废;没有生命力。如何达到改革基础教育的目的?空间的着眼点:全国。因此教学改革要容易操作,最终结果要有普遍的可复制性时间的着眼点:坚信教学实验有不衰竭的生命力。抓住课程和教材这一件事:这是首要问题,主要矛盾,并且可操作;回归常识:“食品”——课程和教材是第一位的。(3)为什么把减负作为重要原则?这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当学习成为痛苦的负担,教育就不是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