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2)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辅射和带动作用;现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由四个层次组成的。第一个层次是经济特区,现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等五个经济特区。第二个层次是开放沿海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第三个层次是沿海经济开放区。第四个层次是内地。(3)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2016年周年热点1、成吉思汗建立蒙古(1206)910年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乱的局面。2、元灭南宋(1276)740年1271年,忽必烈改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统一全国。3、北伐战争(1926)90年(1)背景:国际上,帝国主义扶植各派军阀混战,民族危机加重。国内方面,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3)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开始:1926年7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蒋介石任司令。(5)策略:先打吴佩孚,再攻孙传芳,最后消灭张作霖,各个击破。(6)经过:①两湖战场:北伐军通过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吴佩孚主力基本被消灭。②江西战场和闽浙战场:北伐军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③扩大: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7)性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国民(民主)革命。4、长征胜利(1936)80年(1).原因:根本原因: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路线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给革命带来重大损失。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3).转折: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4).胜利结束: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5).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传奇性故事传遍国内外,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6).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5西安事变(1936)80背景(1)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深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国已成为当务之急。(2)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3)蒋介石始终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张学良和杨虎城多次劝说无效。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又叫“双十二事变”。和平解决原因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以全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赴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面内战爆发(1946)70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三大改造(1956)60时间1953—1956年实质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由生产资料私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内容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