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期末知识梳理(含测试)课标要求1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物体的惯性,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4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能进行简单应用5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会进行受力分析重点:速度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力和运动的关系难点:灵活应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知识梳理1、物理学里把物体___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结论___________。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___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2.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的物理量,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1km/h=___________m/s。计算公式:_______,变形式t=s/v,s=vt快慢不变,沿着直线(方向不变)的运动叫___________。3.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___。长度测量的记录结果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_________m1cm=_________mm1mm=________μm1m=_________nm时间的单位:1h=___________min=___________s4.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___________是否改变和___________是否改变,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_______出来的,且经1受住了,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________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________。它的大小是由________决定的。6.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详解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①定义: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②机械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2.参照物:①定义: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均视为静止的。②判断方法:看是否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③两物体同速、同向,则两物体相对静止④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运动的快慢1.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①匀速直线运动中: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变形,物理量国际制单位常用单位关系速度(υ)米每秒(m/s)千米每时(Km/h)1m/s=3.6Km/h路程(s)米(m)千米(Km)1Km=103m时间(t)秒(s)小时(h)1h=3600s意义物体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米②变速运动中:变速运动的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平均速度=(非匀速直线运动: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若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1,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υ2:→若前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1,后一半时间中的速度为υ2:→③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