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受来感受周围的事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大推进了多媒体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发展。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教学教学,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数字化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学习兴趣。数字化教学声色并茂、动静结合、将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获得满足,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在活动《圆形变变变》中,该活动是关于圆形的联想,由一个至两个到三个圆的联想,在设计PPT时,我主要是想通过让幼儿围绕ppt中出示的圆展开丰富的联想,给他们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觉得同一幅画面会给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感觉。让幼儿通过借形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和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圆形无处不在,以此引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在活动导入时,我利用ppt课件及电脑多媒体向幼儿展示了圆形的变化,通过电脑上图形的变化,屏幕上出现各种各样幼儿十分熟悉的动植物、人物等,他们十分奇怪图形会如此的变化?为什么这么神奇?为什么电脑里的图形总是用不完,当我问他们想试一下?幼儿们立刻给了我许多的答案,从幼儿们的回答中发现他们想象力丰富极了,我一一肯定了他们的回答。通过ppt逐步展开的过程,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充分地去观察、联想、猜测,使幼儿在欣赏圆形变化的过程中,从自己及同伴的猜测中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圆形无处不在,它藏在我们周围的物品中引发幼儿的关注。而最后呈现的生活中的关于圆形的物品,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而通过ppt课件的开场白极大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发了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萌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对幼儿作品的评价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教师从多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评价中得到鼓励,树立信心,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于是,在幼儿进行《圆形变变变》操作活动时,我把幼儿的作品拍成照片,输入电脑中,然后再讲评、欣赏。在讲评、欣赏时,轻轻地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欣赏到我们班小朋友的大作啦!当我点击给幼儿们看的时候,幼儿们的那份激动真是可想而知,纷纷指着电脑自豪地说:“这是我画的。”幼儿能从电脑中看到自己的作品,这是幼儿们最大的幸福。不知不觉,幼儿们树立了自信心,心中都会认为:我真棒!还会期待着下一次画画的时间早日到来。同时,幼儿们还欣赏到了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从中认识到别人的优长,了解到自己的不足,给幼儿们提供了一个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激发自己的创作潜能,便于今后能扬长补短,画得更好,绘画技能提高得更快。数字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带给我们许多的便利,但带给幼儿更多的是知识、信息,我将会更加努力探索,让幼儿受益更多,让幼儿在信息化时代接受更多的信息化教育。在数字化教学辅助教学的实践运用中,还使我深深体会:开展数字化教学辅助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制作教学软件,必须掌握动画制作软件或多媒体写作工具软件的运用,能较熟练地制作动画、填色、配音,建立交互。同时,由于制作软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在反复实践反复修改下软件才会趋向完善,所以只要我们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根据美1术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课件,适当运用,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