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学校:王青华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事变名称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守军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日本找借口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进攻北平、天津。29路军卢沟桥事变半景画局部卢沟桥事变时守卫在卢沟桥的中国军人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上向日军还击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出城抗日29军卢沟桥事变纪念塔中共抗日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蒋介石庐山讲话政府对于“卢沟桥事变”,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迎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抗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幸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战拉开序幕)↓红军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八一三事变日军侵占北平、天津后,立即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在北方,日军分路进攻华北;在南方,日军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日本企图速战速决,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卢沟桥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位于中都(金都城)西南永定河上,是古代又一杰出的桥梁建筑。它全长266.5米,宽7.5米,是一个由10个桥墩结起来的11孔联拱石桥。桥墩平面设计为船形,迎水面为分水尖,以抗击洪水冲击。拱圈采用纵联式砌拱法,使拱圈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在桥身两侧280根望柱顶端雕有神态各异的大小石狮485个。每当太阳未出,月亮未落之时,卢沟桥形成一幅月色迷离的图画,因此,美其名曰“卢沟晓月”它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日本军队在南京杀人比赛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说:“因为是在战争期间,即是发生某种屠杀,也并非大屠杀一类的行动。你认为这种说法站得住脚吗?2005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在任内第五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表示,小泉此举已经严重损害中日关系,最近的日本高层来访,有关会议被取消或推迟。作为中国人,你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感想呢?拓展训练•战地采访:•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为了让国民了解此事,某报战地记者采访了29军军长宋哲元。请你扮演宋哲元军长,接受采访,向全国人民说明卢沟桥事变的真相。•记者:宋军长你好,请问这次事变是何时发生的?•记者:是哪一方首先开枪挑起的?•记者:日军进攻我方,是不是我军有什么地方触犯了他们?•记者:那么,日军进攻的理由是什么?•记者:你认为日军为什么要这样做?•记者:听说我军伤亡惨重,还有几位高级将领也壮烈殉国了,你可否介绍一下他们的情况?•记者:宋军长,你此时一定心情不平静吧,请你对全国人民说几句话好吗?•记者:谢谢你接受采访。有一次,一个长期在日本公司工作的中国女青年陪同一位40多岁的日本人去南京出差,离火车开车还有两个小时,她建议是否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看看,他同意了。他们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非常仔细认真地看了所有文字、照片、实物,包括那累累白骨……动脑筋:动脑筋:11、他们看到的场景发生在何时?那累累白骨应该是多少鲜活、他们看到的场景发生在何时?那累累白骨应该是多少鲜活的生命?的生命?22、这位日本人看到的他的同胞当年的暴行有哪些?、这位日本人看到的他的同胞当年的暴行有哪些?33、他看完以后,沉默良久,中国人问他:“有什么感想?”、他看完以后,沉默良久,中国人问他:“有什么感想?”他缓缓地说他缓缓地说……推荐作业:推荐作业:11、调查访问本地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向邻居、家人调查,、调查访问本地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向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