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讲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2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考点课时作业·知能提升下页末页上页首页储知识储知识··练表达练表达··悟考题悟考题【新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活动要求学业要求1.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2.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3.解释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并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4.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事件、人类活动或外来物种入侵等。5.阐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时,能够通过自我调节维持稳定。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和比较不同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撰写报告分析其原因。1.使用图示等方式表征和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特征,并对相关的生态学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2.从生态系统具备有限自我调节能力的视角,预测和论证某一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可能引发的多种潜在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3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考点课时作业·知能提升下页末页上页首页储知识储知识··练表达练表达··悟考题悟考题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分析①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如C、H、O、N、P、S等。②循环范围(两个支点):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3)特点:_______,反复利用、_________。生物群落无机环境化学元素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全球性循环流动4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考点课时作业·知能提升下页末页上页首页储知识储知识··练表达练表达··悟考题悟考题2.碳循环过程分析5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考点课时作业·知能提升下页末页上页首页储知识储知识··练表达练表达··悟考题悟考题(1)请写出图中各标点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_________和化能合成作用。(3)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主要以_____的形式循环。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③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_____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生产者消费者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CO2含碳有机物CO26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考点课时作业·知能提升下页末页上页首页储知识储知识··练表达练表达··悟考题悟考题3.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的_____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_的平衡。(2)产生危害:导致_________,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4.与能量流动的关系(1)二者同时进行、_________、不可分割。(2)物质是能量的_____,能量是物质循环的_____。CO2碳循环气温升高相互依存载体动力7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考点课时作业·知能提升下页末页上页首页储知识储知识··练表达练表达··悟考题悟考题■教材细节······························································································································1.教材必修3P100“思考与讨论1”: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提示:单质与化合物;有机物与无机物。2.教材必修3P101“侧栏思考题”:大力植树造林,一定能控制温室效应吗?提示: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3.教材必修3P101“与社会的联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怎样维持碳循环的平衡?提示:植物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8考点一考点三考点二考点课时作业·知能提升下页末页上页首页储知识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