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改中成长贺家土小学丁再玲花的事业,芬芳而灿烂,叶的事业,尊贵而静美。教育,却是根的事业。它默默地埋在泥土中,为花和叶的成长提供源源不绝的养料与水分。我,正从事着这样一种事业,并在这事业中,体会着数不清的快乐与感动。那天,恰好是母亲节。此情此景不正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吗?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介绍了一系列有关母亲节的风俗习惯,与学生一起体会母亲的爱与关怀。课后,我提出了一个要求:做一件让母亲开心的事。学生们高兴地答应了。我也愉快地离开了教室。下班后,我去幼儿园接我的女儿。刚跨出校门,一声呼唤让我停住了脚步。“MissDing!等一等!”一群孩子围了上来。一枝枝鲜花涌向我手中。“HappyMother’sDay!”孩子们用刚学过的句子对我说。我诧异极了,又感动极了。“MissDing,您的女儿太小了,不会送礼物给您。我们想代替她,来做让您开心的事。我们喜欢您!”“谢谢你们!我太开心了!”我由衷地说,激动得眼眶湿润起来。我知道,他们是真心喜欢我。每当我出现在教室门前,他们都会以热情的笑脸迎接我。一星期里,他们总盼望着仅有的三堂英语课。课后,我也总能听到他们稚气而真诚的问候声。...面对着这样的孩子们,我怎能不快乐呢?可是,我也有过困惑、彷徨的时候。那,还在三年前。我刚刚来到贺家土小学教英语。也许是由于教惯了中学,也许因为对小学生心理不太了解,我驾驭不了我的课堂,几乎每一节课都在吵、闹、乱中度过。面对着这些天真、幼稚、活泼得有点调皮的学生,我整天处在惶恐不安当中。如何组织好课堂,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那极易分散的注意力?我满心疑惑。就在那时,我结识了课改。随着我与课改的相识、相知、到相恋,我一天天成长起来,也快乐起来。初识课改,她是一个朦朦胧胧的丽影。那还在二零零二年正月。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却被区教育局召集起来,冒着呼啸的寒风,去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听着专家一一为我们剖析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不禁也深有感触。是呀!高分低能现象是那么普遍,孩子们似乎都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一步步地被僵化的思维所禁锢;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乐观。...联想到自己的课堂,我想,是要赶快找到一个好方法,来改变这些现象了。那个方法,就是新课程改革吗?专家在我们脑海里勾画出一幅美好的蓝图:课改成功以后,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会大大提高...那时,社会将拥有各类型优秀的专业人才,祖国将更富强...那么,从哪儿做起呢?内心的疑惑又重新冒了出来。可是,在疑惑之中,我还是朦朦胧胧地看到了课改,那美丽的倩影。与课改亲密接触,发现她是婀娜多姿的天使。回到日常教学之中,我们忙着备课、上课、改作业...课改,似乎离我们还很遥远。忙碌之中,我们渐渐淡忘了她。可是,学校却没有忘记她,并且,执意要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她,更深刻的认识她。不知学校从哪儿来的那么多资料,每周让我们学。一学就是一、两个小时。开始,我们怨言很多。可随着课改的面貌在我们头脑中逐步清晰,我们认真起来。唐老师,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学习时总抢着坐前面。“前面听得清楚些。”她说。学校觉得光有资料还不够。于是到外面去请专家来给我们讲课。大到关于新课程的学生观、教师形象的转变、评价体系、综实与校本;小到课例分析、案例分析、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处理...凡是我们想学到的,学校都替我们想到;就连我们没有想到的,学校也替我们想到了。最记得我们校长,亲自主持过一次讲座。在对教师如何走专业发展的道路,如何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作了具体的指导后,她语重心长地说:“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作为课改中的校长,我要尽量多给大家提供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反思、一起提高吧!”她可不仅是说说而已。学校开始派一轮轮的老师出去听课、学习。无论是优质课、展示课,还是竞赛课,学校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而校内,也展开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听课、上课、思考、讨论,日子紧张而充实。一次,一轮研讨课上完后,大家觉得其他方面都有进步,就是组织教学还有待提高。学校就请龚老师上了一堂课给我们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