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15、16、17课训练案(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1928年,毛泽东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等一系列文章,总结了井冈山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这些文章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B.系统地阐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C.推动了国共合作初步实现D.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答案】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选项D正确;《新民主主义论》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排除A、B;1928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已经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尚未开始,选项C排除。2.1928年,中共六大进一步制定了实行土地革命的纲领,纠正了关于在以前“没收一切土地”的错误主张,指出应“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财产土地,没收的土地归农民代表会议(苏维埃)处理,分配给无地及少地农民使用”。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A.赢得了农民的积极拥护B.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C.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D.巩固了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答案】C考查近代中国政治。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纠正了关于在以前“没收一切土地”的错误主张,改为“无代价的立即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财产土地……分配给无地及少地农民使用”,从而缩小了打击面,有利于调动更多的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农民积极拥护的信息,故A项错误;中共六大制定的实行土地革命的纲领体现了对以前错误的纠正,没有体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故B项错误;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于1931年,故D项错误。3.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其中最有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A.北伐战争、国民革命B.抗日战争、解放战争C.土地革命、抗日战争D.北伐战争、土地革命【答案】D国民革命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主要斗争活动不是打倒土豪分田地,故排除A项;抗日战争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反帝国主义战争,斗争目标不是打倒军阀,故排除B项;抗日战争中主要是反对日本侵略者,而不是打倒土豪分田地,故排除C项;北伐战争的斗争目标是打倒列强支持的军阀,土地革命中中共在根据地范围内实行打倒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故选D项。4.1936年10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A.北伐战争B.长征C.工农武装割据D.建立抗日根据地【答案】CAD项错误,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到1927年进行的,建立抗日根据地是在1937年后,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长征是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C项正确,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虽然符合中国的国情,但是在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5.毛泽东曾这样描述某次军事行动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纵横十一个省这次军事行动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中央工农红军长征C.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D.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B据材料“我们却开动了每个人的两只脚……纵横十一个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红军长征的史实,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没有纵横十一个省,故A项错误;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主要在华北地区,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也不符合“纵横十一个省”,故D项错误。6.“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