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纠正错别字方法浅谈低年级儿童记忆汉字的伸缩性很大,有易学易忘的特点,而汉字字数又多,结构复杂,有些字的结构或部分形状相似、差别细微,因此学生在运用汉字的过程中,在很多同音字面前,不知道用哪个,造成同音字互相替代;或者是形近字混淆而用别字,于是出现了许多错别字。以下便是我针对这一现象而采取的几点纠正错别字的方法。一、遵循规律,强化字形低年级儿童正处于对汉字进行整体识别、感知比较模糊的阶段,识字量一大,学生对如此多的汉字,就不可能做到精确地记忆,因而不能准确地再现每一个字的具体笔画或部件,也就是说,汉字的具体形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并未固定,他们所熟悉的只是汉字的大体轮廓。因此,我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加强形近字的比较,加深儿童对汉字组成成分的印象和了解,引导学生善于记忆汉字形体的不同点和细微差异,提高使用汉字的质量。1.归类比较法教材识字学词学句中有许多是把形近字、同音字、安排在一起学习,对于这些字学生一开始就在头脑中留下了印象,清楚地意识到他它们不一样,在老师的帮助下,从音形义三方面找出它们的异同,强化记忆点,所以他们掌握的特别牢固。根据这一特点,我就在复习时,把平日零散学习的学生易混的同音字、形近字归类,排在一起,如样—洋;飘—漂等,根据学生知觉选择性的规律,我用彩色粉笔,将两个字的不同部位标示出来,给学生的视觉以强烈的刺激,再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字的异同,使学生注意识记容易忽略的部分。2.直观演示法由于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识记占优势,为此我在教学中充分采用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教学“游”字时,很多学生把右边写成“攵”,经分析发现乃是学的“放”对“游”产生了干扰作用,所以记住“游”右下部分是掌握本字关键。于是我这样进行教学:先板示简笔画:一个孩子跟着爸爸在水池中游泳,再边念儿歌边范写“游泳池中水清清(氵),真是游泳的好地方(方),大人()领着小孩子(子),游来游去多高兴。”并用红笔写“子”,色彩刺激记忆,,很少再有学生把“游”字写错,因为深刻感知并理解的东西记得牢。3.奇特联想法低年级儿童识记字形往往只注意大体轮廓,而对细节隐蔽的部分则往往注意不够,由此产生的错字很多,这就要求在识记汉字时针对字形易错的部位予以联想,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如“牵”字学生总记不住右面的“牛”字,我就让学生大胆想象,创造好的方法“大大的屋檐下躲着一头牛”再如:“猴”的“候”字,许多学生写成了“时候”的“候”,我就让学生这样记:反犬旁借走了候得得竖,才有了猴子尾巴。学生在想中,记忆效果非常好。二、强化字义字义在识字中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准确掌握字义,建立形、音、义之间的正确关系尚有困难。因此,字义混淆或字义不明而造成的错误就成为学生书写错别字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应在具体的语境中接触认识汉字,让汉字的形体和汉字的意义作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反复多次地进入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准确地识别、正确地运用。1.借鉴造字法汉字的造字方法,古代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只要我们对汉字的字形进行分析,就不难理解它的含义。我在教学中对每个易错的汉字全面分析,研究如何把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好这些汉字,不出现误差。汉字有80%以上是形声字,对于他们,我注意以基本字为记忆支柱,由它带出一串字,如以包为声旁的字:有水冒气泡,防火别放炮,有足可赛跑,伸手相拥抱,学生看形知意,并从中悟出形声字的规律: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意。由于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教师运用象形、指事、会意等造字规律训练学生分析记忆,活跃了思维,在理解字义的过程中,学生观察、想象、记忆,兴趣十足,记忆字形的效果十分明显。2.连词成句法学生写别字的具体表现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不能正确运用,说明他们对字义理解不够,缺乏练习运用。如:如“兰天,完耍、在再”等,是极难纠正的。因此我便把字组词,词写句:蓝天下,我们种下一棵兰花。”“写完了作业再玩耍。”让学生在抄写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