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世界文学艺术训练答案1.【解析】法国的雨果和巴尔扎克是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不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都对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的社会现实不满,作品都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故A正确。BD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排除;C是启蒙文学的特点,排除。【答案】A2.【解析】从材料中的“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和“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来看,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印象主义的风格,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答案】A3.【解析】图片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绘画,“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故A错误;“人的美和人的思想感情为表现重点”属于浪漫主义,故B错误;“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属于新古典主义,故C错误;现代主义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故D正确。【答案】D4.【解析】根据“他们用极度抽象的形体和泼墨式的色彩去表现自然物体和人体,多数作品全然不顾科学家所称的客观现实。”可以判断“他们”是指现代主义美术,现代派美术注重于内心“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透过主观主义怀疑现代社会,故A项正确;批判社会的黑暗来表达不满是指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故B项错误;描绘光和色彩传达主观感受是指印象派绘画,故C项错误;对“理性王国”渐趋于失望是指浪漫主义绘画,故D项错误。【答案】A5.【解析】根据“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可以看出,这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人间喜剧》是法国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符合题意,A正确;《巴黎圣母院》是法国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品,《浮士德》是德国歌德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品,《等待戈多》是二战以后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戏剧代表作品,BCD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6.【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文学深刻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这与材料所体现的主旨是一致的,故选A;依据材料的分析可知,材料中没有讲到“反对专制等外在束缚”的内容提要,故可排除B;C项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故可排除C;浪漫主义文学是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故可排除D。【答案】A7.【解析】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和中国作家莫言的作品都属于魔幻现实主义,其风格是穿梭于想象与真实之间,故C正确;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并不是以思辨与逻辑见长,故A错误;现实主义作品真面社会与生活,故B错误;理性主义才崇尚理性与科学,故D错误。故选C。【答案】C8.【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绘画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的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的整体的完整与统一,不拘泥于细节与局部的描绘,故A错;现实主义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和关注现实,而现实主义绘画技巧上主要写实,故B错;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反映艺术家自己的内心感受。艺术家根据他自己的感受将嫌疑人的某些特征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来,形成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故答案选C;早期印象派主要强调对光与色彩研究与运用,后来进一步发展,强调个性的抒发,故D错。【答案】C9.【解析】由材料可知,看电影吃爆米花从原来为了体现上流社会的高雅品味而禁吃,到后来的流行起来并风靡全球,表明了技术的发展使电影消费日益大众化,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享受,D正确。A项中的电影业衰落无法体现,排除。单元训练卷答案第13页(共48页)单元训练卷答案第14页(共48页)B项中的“改变观影习惯”错误,应该是美式习惯风靡全球。C项“精神的空虚”和“享乐型生活”,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答案】D10.【解析】“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符合现实主义特征,但在表现手法上并非是现实主义的冷峻和严肃,而是有魔幻特征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故选D魔幻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特征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