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陈绍宏脾胃论学术经验总结VIP免费

陈绍宏脾胃论学术经验总结_第1页
1/2
陈绍宏脾胃论学术经验总结_第2页
2/2
陈绍宏脾胃论学术经验总结陈绍宏名老中医袓籍重庆市人,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是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主任、“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急症临床基地”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内科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上,有较深的造诣。他苦研《内经》等经典著作,对前贤医家,法仲景之学,崇尚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倡导“四季脾旺不受邪”,“脾统四脏”①之说。因此对脾胃的发病机理不能仅着眼于脾胃脏腑,而应以脾胃为中心,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分析,由外而内,由上而下,联系各脏腑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病性、病位,以及证候特点,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跟师学习三年,整理陈老病案,深刻领悟陈老学术思想,主要概括为五个方面:1、继承和创新古人脾胃学术理论陈老依据“脾为四脏之首”之理论,认为脾胃为气血精微生化之源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气源于脾胃,脾胃是人体精气、气机升降出入枢纽,脾胃通过调节气机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五脏六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疾病发生皆源于脾胃受损,升降失常。所以主张五脏从脾论治,并在临床收到良好的疗效。陈老特别推崇李东垣之说:"胃虛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认为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疾病的内在原因都与脾胃受损有关,临证时从机体的整体观出发,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以脾胃为本,脾统四脏,治病当崇脾治,注重脾胃中气,处处以运脾、健脾、和胃为法,调补脾胃,顾护脾胃②。脾升胃降,主导着肝的疏泄,肺气宣肃,肾之纳气,心火下降,肾水上升,都有赖于脾胃的运化和升降功能。2、脾统四脏,脾旺不受邪陈老认为凡疾病的发生,无论外感或内伤皆源于脾胃受损,"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有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安能不病.《灵枢.五味》篇:"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清.沈金鳘创"脾统四脏"学说,《杂病源流犀烛.卷四.脾病源流》云;"盖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不能自生。在治疗上常用建脾养胃之法,善用参苓白术散、楂曲平胃散、六君子汤。3、治病崇脾陈老认为"民以食为天",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需要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滋养,则元气充沛,百病无所由生,失其养则衰,如《脾胃论.脾胃虛实传变论》所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肠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灵枢.五味》篇:"胃者,五脏六腑之海,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临床用药则忌攻伐太过,须时时考虑脾胃能否胜药,组方用药遵循"病-证-脾胃"三位一体论,形成了特有的临床诊疗和用药重脾胃的体系。陈老根据病情或祛邪扶正固护脾胃、或虛实相因先调理脾胃、或调摄善后运化脾胃等,处处体现了顾护脾胃中气的学术思想。4.脾胃病诊疗经验总结陈老特别推崇李东坦之说:“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其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善治者,惟在调和脾胃。”认为脾胃受损至气血亏虚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临证时重整体,抓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脾统四脏脾,治病崇脾,注重中焦脾胃之气,处处以健脾养胃为法度,调理中焦,健脾益气、行气化滞、除湿消痞、和胃降逆是常用方法,参芪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楂曲平胃散、黄连温胆汤、藿朴饮是常用方剂。临床上,陈老多以植物药方、仲景经方灵活配方,获显著疗效。常用脾胃论治方法归纳如下:4.1益气升阳法: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劳倦内伤,脾失健运,则清气不升、瘥阴不降,阴火乘脾,谷气闭塞,阳气郁遏,火郁不升,则气血生化无源,常见表热里虚之证。东垣所说“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素问口六元纪大论》云:“火郁发之”,陈老以甘温益气之药滋养化生,使元气充沛,升举阳气,以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治疗,对食无味或饮则胀加楂曲平胃散。4.2温运健脾法: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若脾阳虚无以温脾,则阴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陈绍宏脾胃论学术经验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